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指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
拼音gé wù zhì zhī。
基本釋義格是指推究。致是指求得。推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出處《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示例嚴復《原強》:“顧彼西洋以格物致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語法該成語結構為連動式;在句中作謂語;指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
近義詞致知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獲得不盡的知識。構詞方式是連動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謂語、定語、狀語。
格物致知造句
1、清末,物理、化學等學科被統名為“格致”,這是格物致知的簡稱。
2、他以“格物致知”闡述其認識論和方法論。
3、中國傳統空間美學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在各種平衡下的潛力,驅使設計表現出人性化的壹面,強調人與自然的對話。
4、“格物致知”是傳統文化與知識論的重要概念,為歷代學者所重視。
5、程朱“格物致知”論的失敗正是其整個悲劇命運的壹個縮影,它對理解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之發展滯後亦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6、通過格物致知來達到壹顆沒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知而行之,努力做到為善去惡。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