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劇和啞劇的區別是:啞劇是以外表形式為出發點,默劇則是以精神面貌為其根本。
壹般人都稱呼“以肢體動作取代語言”的戲劇形式為“啞劇”,認為“啞劇”就是“默劇”。其實,這是壹種以偏概全的錯誤觀點,如果依照表演形式的外觀而論,兩者的確都舍棄了戲劇的語言性,以肢體的動作為表達方式。但是就兩者的實質意義而言,其內涵就大異其趣了。
啞劇的“啞”是指喑啞、無言語,其前提是否定了語言功能,在舞臺上純粹以手勢、肢體動作、面部表情來演繹戲劇。而默劇的“默”是指沈默與默契,並沒有否定語言功能,而是透過舞臺的形式來表現戲劇中“非語言性”的意境。
默劇和啞劇的歷史發展
默劇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就已有默劇。到了18世紀,默劇成了英國最風行的戲劇形式。但由於過於追求視覺效果,花費過高,默劇最終被現實主義戲劇取代。
公元前3世紀,羅馬已有啞劇演出。現代啞劇源於法國啞劇表演大師德布洛,他創造了壹個人物形象比埃羅,圍繞他編演了壹系列啞劇作品。當代啞劇有獨角戲,也有集體啞劇,演員表演時大都勾畫出白色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