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還會不會有7級以上的地震啊?
成都市防震減災局:汶川8級強震將千年不復發 昨日,成都市防震減災局發布“汶川地震對成都的影響”課題結題報告(下稱“報告”),稱汶川8級強地震將千年不復發。 成都市防震減災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袁海良說,成都市防震減災局組織成都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省地震局和本局的知名專家,對成都市所處區域的深部地質構造背景、地震地質狀況、主要活動性斷裂等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清理和研究,並在收集國內外權威地震學者對汶川地震研究的大量最新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這壹初步研究報告。 報告解釋,“長短軸效應”是導致“5?6?112”地震中,成都市境內都江堰市、彭州市及崇州市部分地區災情非常嚴重,而成都主城區震害卻相當輕微這壹“強烈反差”的首要原因。 所謂“長短軸效應”是指,地震烈度的分布壹般呈扁長的橢圓形,地震烈度沿短軸方向的衰減,要比長軸方向快得多。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長軸方向與龍門山斷裂帶的延伸方向完全壹致,為東北—西南方向,而成都市主城區和整個成都平原恰好位於與龍門山斷裂走向大體垂直的短軸方向上。“在這個方向上,烈度衰減特別快,所以成都市主城區的震害就相當輕微。” 報告表示,成都市外圍地區有多條規模較大的活動性斷裂帶分布,但其中距成都市最近、對成都市威脅影響最大的,還是龍門山斷裂帶。“根據多種方法研究,龍門山帶8級地震的復發周期在千年以上,汶川地震之後,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我們完全不必擔心在龍門山帶上再發生8級或8級以上的特大地震。” 成都市防震減災局研究員洪時中對《第壹財經日報》表示,龍門山斷裂帶復發8級及以上強地震的周期大約在2000年~6000年之間,“保守估計約為3000年”。因為,超強地震的能量積累,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 而成都理工大學教授朱介壽也對《第壹財經日報》表示,專家們搜集、分析了從公元前26年至今長達2034年的龍門山地震史料,發現8級及以上地震僅此壹次,7~7.8級的地震***19次,“差不多100年壹個7級地震”。 袁海良也表示,歷史上,成都周邊地區發生的壹些強震,對成都市主城區也有過壹些影響,但烈度最大只有6度。他強調,成都的地震動參數值,“在我國的大城市中屬於中等水平,與上海、大連、南京、深圳等城市大體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