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死如歸形容嶽飛、文天祥、李廣、屈原、荊軻等著名人物。
視死如歸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壹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的人,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曾先後四次從軍,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1140年,他揮師北伐,大敗金軍,逼近北宋故都開封,後被誣陷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嶽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視死如歸造句
1、面對敵人血淋淋的鍘刀,劉胡蘭從容不迫,視死如歸。
2、革命烈士視死如歸,氣沖霄漢的大無畏氣概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前進。
3、狼牙山五壯士終因寡不敵眾,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他們視死如歸,全部從懸崖上跳了下去。
4、高老忠大爺為了拯救全村人的性命,毅然迎著敵人的槍口為大家敲鐘報信,這種視死如歸、崇高無私的精神,真令人肅然起敬。
5、李將軍是個威武不屈、堅韌不拔的人,打仗的時候臨危不懼,手下的士兵也視死如歸,所以李將軍的軍隊銳不可當。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