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錦瑟無端五十弦出自哪裏?

錦瑟無端五十弦出自哪裏?

“錦瑟無端五十弦”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錦瑟》。

《錦瑟》全詩如下: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全詩的字面意思:

精美的瑟為什麽竟有五十根弦,壹弦壹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

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於杜鵑。

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

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

全詩賞析: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樂器,琴有三弦、五弦,箏有十三弦,而“瑟”卻有五十弦。用這麽多弦,來抒發繁復之情感,該是多麽哀傷。古有泰帝與素女之典故,已是哀傷至極了。詩人以這個典故作為喻象,暗示自喻詩人與眾不同,別人只三弦、五弦,而詩人之瑟卻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獨厚之天才。暗示他天賦極高,多愁善感,銳敏幽微。比興用得多麽高妙。下壹句,壹弦壹柱,追憶青春戀愛的年華。首聯總起,引領下文,以下都是追憶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長,令人失落惆悵。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壹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了;後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不知周之夢為蝴蝶,還是蝴蝶之夢為莊周。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古蜀國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淒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此聯二句,寫的是佳人錦瑟,壹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淒音,送春歸去。壹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於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於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於此已然達到壹個高潮。

律詩壹過頷聯,“起”“承”之後,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壹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註的。當此之際,詩人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壹名句來。

頸聯上句把幾個典故揉合在壹起,珠生於蚌,蚌在於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於滄海之間,明珠浴於淚波之界,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壹個難以分辨的妙境。壹筆而能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想的,實不多見。藍田山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壹種壹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壹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詩中此句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詩人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功力。對於詩人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

中間兩聯***用了四個典故,呈現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緒。莊生夢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尋的執著;滄海鮫淚,具有壹種闊大的寂寥;藍田日暖,傳達了溫暖而朦朧的歡樂。詩人從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樣的神奇、空靈,他的心靈向讀者緩緩開啟,華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觸等皆融於其中,卻只可意會不可言說。

尾聯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對於壹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業無成,光陰虛度,碌碌無為而悔恨無窮。但天資聰敏的詩人,則事在當初,就早已先知先覺到了,卻無可奈何,無限之惘然若失。這就是詩人李商隱,借錦瑟而自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