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掛艾草寓意是祈福健康、祝願好運、期盼豐收、迎接吉祥。
第壹,是為了祈福健康、祝願好運,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壹天灑掃庭院、掛艾枝、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所以在端午節,將艾草掛在門上,預示壹家人在接下來的壹年裏身體健康、好運隨身、招福進福。
第二,是為了威懾水怪、期盼豐收,端午節氣雨水很多,全國各地都進入了汛期,給人們生活和勞動帶來了很多困擾,老百姓又不懂得科學知識就以為是水怪在興風作浪。大家都認為刀劍能夠對付水怪,恰好艾草的葉子形狀像壹把寶劍,於是古人端午就在家門口掛艾草來威懾水怪,期盼豐收。
第三,是為了去除不詳、迎接吉祥,在民間,端午插艾草,也可以將艾草、菖蒲捆綁成壹束。之所以會加入菖蒲,是因為菖蒲的葉片看起來很像壹把劍,所以在民間它還象征去除不祥的寶劍,迎來吉祥安康。
端午節淵源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壹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吉祥日,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壹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