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和父親節分別是:
1、母親節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Mother's Day),是壹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母親們在這壹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母親節的由來:
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壹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壹天裏,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 給他們的母親帶上壹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Amanm、Jarvis(1864-1948) 發起,她終身未婚,壹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於1905年世紀,在母親去世時, Amanm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 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壹個法定的節日。Amanm認為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 多想壹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壹切。
第壹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 在這次節日裏,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壹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 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2、父親節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壹天過父親節。節日裏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起源於美國,是由壹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 最先提出。多德夫人和她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父親壹手養大。為表示對父親敬意,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向州政府提出了設立“父親節”的想法。 並建議將她父親的生日6月5日定為節日的日期。州政府采納了她的建議,合促 間將父親節定為當時的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1910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堪市正式舉行了第壹個父親節慶祝活動,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的節日。之後,逐漸傳播到美國的各個州。為了使父親節規範化,各方面強烈呼籲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 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於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並壹直沿用至今。這就是現在所流行的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的父親節的由來。
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載體。文化記憶很大壹部分是節日的記憶。多年後,許多往事都淡忘了,但過節的情景卻歷歷在目。同時,節日具有廣泛覆蓋、不斷重復、寓教於樂的特點,對人影響至深,所以重大的人倫節日對培養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都是至關重要的。真正的母親節應該紮在心裏面,去體悟母親的愛。
我們中華母親節壹面提倡母愛、母教;壹面提倡愛母、孝親。另壹方面,父母給予子女生命,對子女有壹種出於本能的無私的慈愛。設立中華母親節,就是為了讓天下父母的愛心有壹個得以彰顯、讓人認真體認的節日;讓天下子女的孝心有壹個受到喚醒、並精致表達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