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墻頭丹杏雨余花”的詳細介紹:
壹、《木蘭花·秋千院落重簾暮》的全文點此查看《木蘭花·秋千院落重簾暮》的詳細內容
秋千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
墻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後絮。
朝雲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
紫騮認得舊遊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二、晏幾道其他詩詞
《虞美人》、《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清平樂·留人不住》、《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三、註解
彩筆:江淹有五彩筆,因而文思敏捷。實為先王夢之誤傳。“先王”遊高唐,夢神女薦枕,臨去,神女有“旦為行雲,暮為行雨”語。本來指壹種馬,這裏泛指駿馬。
四、譯文
秋千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墻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後絮。
院落裏秋千搖曳,重重的簾幕低垂,閑暇時在華麗的門上揮筆題詩。墻裏佳人猶如出墻紅杏雨後花,門外遊子好像綠楊飛絮隨風飄。
朝雲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遊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音訊斷了,猶如飛逝的輕雲,不知她身處何方?就做個襄王覓神女的好夢讓我歸去。紫騮馬還認得舊時遊玩路跡,嘶叫著跑過了畫橋東邊路。
五、賞析
晏幾道寫情沈郁頓挫,除感情真摯外,藝術表現上也別具壹格,這就是:以婉曲的方式表情達意,盡量避免盡情直瀉。此詞充分體現了這壹特點,是壹首以深婉含蓄見長的言情詞。
上片前兩句寫舊地重遊時似曾相識的情景。在這秋千院落、垂簾繡戶之內,仿佛有壹位佳人在把筆題詩。佳人是誰,詞中未作交代。然從過片“朝雲”二字來看,可能是指蓮、鴻、蘋、雲中的壹位。“秋千院落”,本是佳人遊戲之處,如今不見佳人,唯見秋千,已有空寂之感;益之以“重簾暮”壹詞,暮色蒼茫,簾幕重重,其幽邃昏暗可知。在這種環境中居住的佳人,孤寂無聊,難以解憂。“彩筆閑來題繡戶”壹句,作出了回答。“彩筆”,即五色筆,相傳南朝梁代江淹,才思橫溢,名章雋語,層出不窮,後夢中為郭璞索還彩筆,從此作品絕無佳者。這位佳人閑來能以彩筆題詩,可見位才女。“題繡戶”者,當窗題詩耳。壹位佳人當窗題詩之美景,當系詞人舊地重遊所想見的,這位佳人已經不在了。
上片歇拍兩句,主要寫詞人從外面所看到的景色,以及由此景色所觸發的情思。此時詞人恍如從幻夢中醒來,眼前只見壹枝紅杏出墻頭,幾樹綠楊飄白絮。美麗的景色勾起美好的回憶,那紅杏就象昔日佳人嬌艷的容顏,經過風吹雨打已變得憔悴;那綠楊飄出的殘絮又好似詞人漂泊的行蹤,幸喜又回到故枝。這工整的壹聯,韻致纏綿,寄情深遠,以眼前景,寫胸中情,意寓言外。
過片用楚王夢遇巫山神女的典故,表達對這位佳人的懷念。據《小山詞》自序雲,蓮、鴻、蘋、雲四位歌妓,後來“俱流轉於人間”,不知去向。這裏說佳人象朝雲壹樣飛去,從此音信杳然,也許又去赴另壹個人的約會。事雖出於猜想,但卻充滿關切之情,從中也透露了這位女子淪落風塵的消息。惝恍迷離,昨夢前塵,盡呈眼底。
結拍詞意陡轉,從佳人寫到自己。然而似離仍合,虛中帶實,形象更加優美,感情更加深摯。詞人不說這位佳人的住處他很熟悉,而偏偏以擬人化的手法,托諸駿馬。這壹比喻很符合詞人作為貴家子弟的身分,可知詞人確曾身騎駿馬,來到這秋千深院,與玉樓繡戶中人相會。由於常來常往,連馬兒也認得遊蹤了。紫騮驕嘶,柳映畫橋,意境極美,這是虛中寫實,實中有虛。清人沈謙說:“填詞結句,或以動蕩見奇,或以迷離稱勝,著壹實語,敗矣。康伯可‘正是銷魂時候也,撩亂花飛’;晏叔原‘紫騮認得舊遊蹤,嘶過畫橋東畔路’;秦少遊‘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深得此法。”(《填詞雜說》)所說頗中肯綮。
此詞以深婉含蓄見勝。黃蓼園《蓼園詞選》分析此詞:“首二句別後,想其院宇深沈,門闌緊閉。接言墻內之人,如雨余之花;門外行蹤,如風後之絮。後段起二句言此後杳無音信,末二句言重經其地,馬尚有情,況於人乎?”然而,這些意蘊,作者都未實說,而是為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
相同朝代的詩歌
《曹將軍》、《下瞿塘》、《滕王閣》、《兒餒嗔郎罷妻寒怨槁砧唐眉山詩也戲為箋之》、《題艾溪》、《廢貢院為米廩過之值盤_》、《送客至靈谷》、《嘆_詞》、《題陳朝玉愛竹軒》、《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圖》。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木蘭花·秋千院落重簾暮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