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問政原文和翻譯:
原文: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日:“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翻譯是子貢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民眾信任朝廷。”子貢問:“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壹項,三項中先去掉哪—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
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壹項,在這兩項中先去掉哪—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都要死,但如果沒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夠立足了。”
《論語》介紹
《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
《論語》的思想核心是“仁”,主要內容有:對待鬼神的思想、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價值、君子人格的塑造、學習的態度,方法和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務政的思想及其價值、治國安邦的道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