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支鉛筆。
古代時意思相同,但支作量詞,修飾個數。
支,zhi,從又(手)持半竹,去竹之枝也。
支是枝的本字,手持竹枝的樣子。引申為分支、幹支。
支作量詞:壹~筆。
枝:主幹上分出的莖條,通常是細長的從樹主幹或大枝上長出的細莖或者由植物芽苞長出的嫩莖或部分。古代指嫡長子以外的宗族子孫。
由植物主幹上分出來的莖條:樹~。~幹(gàn )。竹~。節外生~。~柯。~節(a.由壹件事生發的其他問題;b.細碎的,不重要的)。古同“支”,支持,分支
擴展資料:
在常見的外語中,壹般來說可數名詞沒有量詞,直接把數詞後面跟隨可數名詞,例如:three dogs。外國人學習漢語時,常常對可數名詞使用量詞感到別扭,記憶量詞與可數名詞的固定搭配用法就更困難了。
全世界各種語言中,不可數名詞都要與作為度量單位的量詞搭配使用,這是普遍的必然規律,例如:壹張紙 a piece of paper; 三克糖 three grams of sugar; 兩杯水 two cups of water. 所以語言學家研究的焦點是可數名詞的量詞這壹漢語特有的語法現象。
百度百科—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