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諺語,意思是指人不是草木,誰能沒有感情,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青草樹木。同“人非木石”。
出處:《水滸傳》壹三回:“人非草木,豈不知泰山之恩,提攜之力,感激不盡!”
用法:作賓語、分句。
詞性:通常作為諺語使用。
擴展資料: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同類詞語:
1、身非木石:指自身並不是毫無感情的人。
出處:南朝·梁·江淹《獄中上建平王書》:身非木石,與獄吏為伍。
2、人非木石: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