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明裏責備,暗地裏放心、高興。
劉邦在親自去平定英布叛亂的過程中,擔心大權在握的國相蕭何反叛自己,多次派遣使者回朝廷探聽相國蕭何在幹什麽。蕭何因為劉邦帶兵外出,就安撫百姓,組織人力向前線輸送糧食財物。有個人去見蕭何,對蕭何說:“您不久將面臨滅族之禍了。您身居相國之位,功勞排在第壹,還能再加功晉位嗎?然而您從當初進入關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老百姓都親附您,您還在孜孜不倦地辦事而得到民眾的種種愛戴。皇上之所以數次探詢您,是因為怕您盡得關中的民心。現在您何不多多置買田地,發放壹些低息貸款來貶損自己?皇上才會心安。”蕭何認為這個人說的很有道理,於是采納他的計策,以低價強行購買百姓的田地房屋。劉邦派去的使者探知蕭何強行低價購買百姓田地房屋的情況,將此事報告給劉邦,劉邦據此認定蕭何是壹個貪圖小利的人,不足以成就大事,不會做出反叛自己的事情,因此大為高興。
2. 求古文《蕭何傳》的全文翻譯和解析《漢書?蕭何傳》原文:
陳豨反,上自將,至邯鄲。而韓信謀反關中,呂後用何計誅信。上已聞誅信,使使拜丞相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壹都尉為相國衛。諸君皆賀,惟平獨吊。平謂何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內,非被矢石之難,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者淮陰新反於中,有疑君心。夫置衛衛君,非以寵君也。願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何從其計,上說。
其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曰:“為上在軍,撫勉百姓,悉所有佐軍,如陳豨時。”客又說何曰:“君滅族不久矣,上所謂數問君,畏君傾動關中。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①貣②以自汙?上心必安。”於是何從其計,上乃大說。
上罷布軍歸,民道遮行,上書言相國強賤買民田宅數千人。上至,何謁。上笑曰:“今相國乃利民!”民所上書皆以與何,曰:“君自謝民。”後何為民請曰:“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獸食。”上大怒曰:“相國多受賈人財物,為請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數日,王衛尉待前曰:“夫職事,茍有便於民而請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國受賈人錢乎!”是日,使使持節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謹,徒跣入謝。上曰:“相國為民請吾苑不許,我不過為桀紂主,而相國為賢相。吾故系相國,欲令百姓聞吾過。”
《蕭何傳》參考譯文:
陳豨謀反,皇上親自統率軍隊去平亂,來到邯鄲。韓信在關中謀反,呂後采用蕭何的計謀誅滅了韓信。皇上聽到已經誅滅韓信的信息,派使者授予蕭何相國之職,增加封邑五千戶,命令五百士兵和壹個都尉作為相國的衛士。很多人都來向蕭何祝賀,惟獨陳平替蕭何憂慮。陳平對蕭何說:“災禍從此開始了。皇上在野外蒙受日曬雨淋的辛苦,而妳卻待在朝內,沒有蒙受箭和壘石的禍殃,增加妳的封邑,為妳增添衛兵的原因,是因為當前韓信在關中謀反,對妳也產生了疑心。設置衛兵來護衛,不是用這來寵幸妳啊。希望妳能辭讓封邑,不接受護衛之卒,拿出全部的私家財物資助軍用。”蕭何聽從了陳平的計謀,皇上高興。
那年秋天,黥布謀反,皇上親自統率軍隊去擊他,多次派使者去問蕭何怎麽辦。蕭何說:“因為皇上在軍中,所以我就在後方安撫勉勵百姓,拿出自家所有的財物資助軍用,如同誅滅陳豨時壹樣。”有人勸說蕭何說:“妳要被滅族的時候快到了,皇上之所以多次問妳怎麽辦,是害怕妳不久發動關中謀反。現在妳何不多買田地,以低價格向人賒買物資來自己陷害自己?如果這樣,皇上壹定會心安。”於是蕭何聽從了這個人的計謀,皇上於是非常高興。
皇上結束了對黥布的攻殺回來,百姓在路上攔住皇上,不讓前行,向皇上呈上狀紙告相國強行賤買百姓田地房屋的有數千人。皇上回到京城,蕭何拜見皇上,皇上笑著說:“現今的相國對老百姓是多麽有利!”皇上就把百姓上告的狀紙全部丟給蕭何,說:“妳自己去向百姓謝罪。”後來,蕭何替百姓請求說:“長安土地狹小,上林多有空地,荒廢在那裏,希望發布命令讓百姓進入上林耕種,不收取禾桿,把它們留下作為野獸的飼料。”皇上非常生氣地說:“妳壹定接受了商人的很多財物,這才來替他們請求要我的上林苑!”於是,把蕭何交給廷尉,戴上刑具,拘囚起來。過了幾天,王衛尉待走到皇上面前說:“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如果遇到對百姓有利的事情就替他們請求,這的確是宰相應做的事情。陛下為什麽卻懷疑相國接受了商人的錢財呢!”這天,皇上派使者拿著符節赦免放出了蕭何。蕭何年老,壹向恭敬謹慎,赤著腳入朝謝罪。皇上說:“妳為百姓請求耕種我的上林苑,我沒有答應妳,我不過是桀紂那樣的壹個國君,而妳卻是個好相國。我故意拘囚妳,是要讓百姓知道我的過錯。”
3. 文言文閱讀小題1:D小題1:A小題1:(1)(大王您)如果壹定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沒有可以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
(2)如今任命大將軍就像呼喊小孩兒壹樣,這就是韓信要離去的原因啊。小題1:上不我用 國士無雙 許(每處1分)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
A項中“數”的意思分別為“多次”“數量”,B項中“亡”的意思分別為“逃亡”“滅亡”,C項中“若”的意思分別為“妳”“好像”,D項中“素”的意思為“平時”。小題1: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運用能力。
A項中“之”的意思為“這”,其他三個選項都是“代詞”。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
結合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來解答此題即可。
4.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1.A.詳細,詳盡;B.***同,壹起;C.道歉,謝罪;D.“距”通“拒”,抵禦。
2.(1)沛公到了鹹陽,各位將領爭相跑到儲存金銀、絲綢、財物的這些府庫,瓜分它們(財物)。(2)我希望大王能在漢中稱王,撫養自己的百姓來招納有才能的人。(每句2分;意思基本正確記1分;3.深謀遠慮(有遠見、有謀略,高瞻遠矚亦可)。事件:(1)當眾將領爭奪財物時,蕭何卻收藏秦朝的律令圖書,幫助漢王了解秦朝情況;(2)勸諫劉邦稱王漢中,為他圖謀天下獻計獻策。(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