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文言文裏江東是指

文言文裏江東是指

1. 江東指的是現在哪裏

江東(寧波市市轄區)壹般指鄞州區 鄞州區歷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境內就有原始人類居住。1973年冬在蜃蛟鄉三聯村盧家橋發現的原始公社遺址,已有5000年的歷史,其文化年代相當於河姆渡文化第二層。

約在原始社會末期,至遲在夏朝初,“鄞”已成為確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兩字合成。顧祖禹《讀史方輿論紀要》稱:“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加邑為鄞”。

赤堇山或稱堇山,在今奉化境內的白杜。 鄞縣春秋時屬越國,戰國時屬楚。

秦滅楚後,於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三縣。 漢襲秦制,仍置三縣。

東晉時劉裕戍句章,築句章新城於小溪鎮(今鄞江鎮)。 隋初三縣合壹,總稱句章縣。

唐時改為鄮縣。 五代初改為鄞縣,從此鄞縣名稱沿襲至今。

北宋時,鄞縣先後析出6個鄉,或置昌國縣(今舟山定海區),或劃定海縣(今寧波市鎮海、北侖區),此後縣境轄地穩定少變。 寧波市區過去壹直為鄞縣縣治,原稱明州,明朝時為避諱,改名為寧波。

解放後寧波析出置市,鄞縣先後為寧波專區(地區)及寧波市轄。 2002年4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區”而設立為寧波市鄞州區。

2016年09月14日經國務院批準將原江東區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寧波市鄞州區管轄。將寧波市原鄞州區管轄的集士港鎮、古林鎮、高橋鎮、橫街鎮、鄞江鎮、洞橋鎮、章水鎮、龍觀鄉、石碶街道劃歸寧波市海曙區管轄。

擴展資料:

鄞州區,浙江省寧波市市轄區。地處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東部沿海,東接北侖港、寧波保稅區,西部與海曙區接壤,南部緊鄰奉化區,東南臨象山港與象山隔水相望。

西臨紹興、杭州,北與上海隔海相望,是計劃單列市寧波市的中心城區之壹。全區面積799.09平方千米 。

2016年9月,江東區劃歸鄞州區管轄後,新鄞州區轄14個街道、10個鎮。 鐘公廟街道、下應街道、潘火街道、首南街道、中河街道、梅墟街道、白鶴街道、百丈街道、東勝街道、明樓街道、東柳街道、東郊街道、福明街道、新明街道;鹹祥鎮、邱隘鎮、五鄉鎮、雲龍鎮、橫溪鎮、姜山鎮、瞻岐鎮、東吳鎮、塘溪鎮、東錢湖鎮。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江東。

2. 江左 文言文中是什麽意思

妳好,江左就是江東。

江東,即長江以東, 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壹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遊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

地理範圍

江,在 古漢語 中特指現在的長江。中原地區開發較早,較早成為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古代的中國人習慣於以中原人的視野觀察事物。如江南可稱江表。表,外也,江表意即江之外。以中原的視野來觀察,以長江為界限,江南地區確在中原之外。同理,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身處中原的古人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左右,故江左也稱“江東”,包括長江下遊以東的兩岸。也就是說,在江蘇境內,不管是長江南岸還是北岸,都可以稱為江左。

江東與江左

江東,即長江以東, 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壹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遊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史記· 項羽本紀 》:“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幹人渡江而西,今無壹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雲:“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赤壁之戰 》:“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

3. 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中的江東,指的是如今的哪裏

古時經常提的“江東”的地理位置,是否就是指現在的江蘇、安徽壹帶?話說,“無顏見江東父老”,這話裏所謂的江東,是皖南、蘇南等地。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據史料考證,這裏的江東是在安徽省境內。但到了三國時,江東被泛指為孫權所統轄的地區。

也就是從北方中原去吳地,由於人們多在此段渡江,所以也就習慣了將吳地,稱為“江左”,因為古人通常以東為左,所以江東又被稱為“江左”。

其實,古代的江東,是指九江以東的地區。並且是以長江為界,從九江轉彎之出,向北到南京這壹大段,這部分的江南地區,也就叫江東。域名,包括今天的贛北、皖南、蘇南、上海、浙等地。

在唐宋時期, *** 開始將江浙壹帶,設為浙江道,並以新安江為界,從而分浙江東西兩道,如此,“江東”又有了不壹樣的範圍指代。

不過,到了清朝的時候,人們習慣稱江東,為江左,皖南、蘇南、浙江、人海以及江西東北等地方了。

所以江東壹詞,經久以來,所指的地理範圍都不相同!

4.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是哪篇文言文裏的

《烏江自刎》《烏江自刎》譯文 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紮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占領了嗎?不然,為什麽漢軍中楚人這麽多呢?”項羽連夜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壹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麽辦,虞姬啊虞姬妳怎麽辦!”唱了壹遍又壹遍,虞姬也同他壹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侍衛也都哭了,誰也不能擡頭看項羽了.於是項羽跨上戰馬,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隨,當晚從南面突出重圍,縱馬奔逃.天亮的時候,漢軍才察覺,就命令騎兵將領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擊項羽.項羽渡過淮河,能跟上項羽的騎兵只有壹百多人了.項羽走到陰陵時,迷路了,向壹農夫問路,老農騙他說:“往左拐.”項羽往左走,就陷入了壹片低窪地裏,所以又被漢軍追上了.項羽又率兵向東走,到了東城的時候,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了,而追擊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項羽自己估計這回不能逃脫了,對手下騎兵說:“我從起兵打仗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親身經歷七十余次戰鬥,從沒有失敗過,所以才稱霸天下.但是今天卻終於被困在這裏,這是上天要我滅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啊.我今天當然是要決壹死戰,願為大家痛快地打壹仗,定要打勝三次,為各位突出重圍,斬殺漢將,砍倒帥旗,讓各位知道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於是就把他的隨從分為四隊,朝著四個方向.漢軍層層包圍他們,項羽對他的騎兵說:“我再為妳們斬他壹將.”命令四隊騎兵壹起向下沖擊,約定在山的東面分三處集合.於是項羽大聲呼喝向下直沖,漢軍都潰敗逃散,果然斬殺了漢軍壹員大將.這時赤泉侯楊喜擔任騎兵將領,負責追擊項羽,項羽瞪眼對他大喝,赤泉侯楊喜連人帶馬驚慌失措,倒退了好幾裏.項羽同他的騎兵在約定的三處會合.漢軍不知道項羽在哪壹處,便把軍隊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圍上來.項羽就沖出來,又斬了漢軍的壹個都尉,殺死百余人.再壹次集合他的騎兵,發現只不過損失了兩個人,便問他的隨騎道:“怎麽樣?”騎兵們都佩服地說:“真像您說的那樣!” 於是項羽就想東渡烏江.烏江的亭長撐船靠岸等待項羽,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還有方圓千裏的土地,幾十萬的民眾,也足夠稱王的了,請大王急速過江.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這,也沒有船只可渡.”項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幹什麽?況且我項羽當初帶領江東的子弟八千人渡過烏江向西挺進,現在無壹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我而擁我為王,我又有什麽臉見他們呢?或者即使他們不說,我項羽難道不感到內心有愧嗎?”接著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長者,我騎這匹馬五年了,所向無敵,常常日行千裏,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賞給妳吧!”於是命令騎馬的都下馬步行,手拿短小輕便的刀劍交戰.僅項羽壹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忽然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妳不是我的老朋友嗎?”呂馬童面向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道:“這個人就是項羽.”項羽便說道:“我聽說漢王懸賞千兩黃金要買我的腦袋,並封為萬戶侯,我就送妳這點好處吧!”說完就自殺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