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空前絕後什麽意思?有什麽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麽?

空前絕後什麽意思?有什麽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麽?

編號 308 成語 空前絕後 註音 ㄎㄨㄥ ㄑㄧㄢˊ ㄐㄩㄝˊ ㄏㄡˋ 漢語拼音 kōng qián jué hòu 釋義 比喻超越古今,無與倫比。

語本《晉起居註》。

典源 《晉起居註》(據《文選.卷五九.碑文.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李善註引)安帝詔曰:「元功1>盛德,超前絕後。」

〔註解〕(1)元功:大功。

典故說明 「空前絕後」原作「超前絕後」,意思是指成就超越古今,無人能比。

此語較早見於《晉起居註》。

晉安帝在詔書上寫著:「這樣偉大的功績,真是超越古今,沒有其他人能夠比得上啊!」在唐人張懷瓘的《書斷》中,在稱贊草聖張芝時,也有同樣的用法。

唐朝人認為草書的筆法,始自東漢的張芝。

張芝曾學書於崔瑗、杜度。

他勤練書法,從不擇紙筆,只要家中的日常用品都可作為模擬書寫的工具;平常都對著銅鏡執筆,來糾正自己的姿勢。

他為了方便練習書法,又在家門前挖了壹個大池塘,習字後便將毛筆和硯臺在池中清洗,年復壹年,池塘的清水竟然全被染黑,稱為「墨池」。

張芝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讓他的成就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超越了兩位老師,獲得了「草聖」的美譽,當時的人珍惜張芝的墨寶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

張懷瓘更在《書斷》中稱贊張芝的書法成就「超前絕後,獨步無雙」。

後來演變成「空前絕後」這句成語,「空前」就是超越前人,前人無可比擬的意思。

「空前絕後」就是比喻超越古今,無與倫比。

書證 01.清.田雯《古歡堂集.雜著.卷二.論七言古詩》:「太白曠世逸才,自成壹家。

少陵、昌黎,空前絕後。」

02.《南巡盛典.卷壹六.題文宗閣》:「皇祖圖書集大成,區分五百廿函盛。

空前絕後菁華煥,內聖外王模楷呈。」

03.清.俞樾〈清奇古怪〉詩四首之二:「南華文法淮陰戰,都是空前絕後來。」

04.清.陳廷機〈聊齋誌異序〉:「諸小說正編既出,必有續作隨其後,……而蒲聊齋之誌異獨無。

非不欲續也,亦以空前絕後之作,使唐人見之,自當把臂入林,後來作者,宜其擱筆耳。」

05.清.高宗《禦制詩四集.卷四九.殷高宗》:「考圖相傅說,設教契神解。

空前絕後為,可壹不可再。」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比喻超越古今,無與倫比。

使用類別用在「無法比擬」的表述上。

例  句<01>九壹壹大地震造成的損失,可謂空前絕後。

<02>大家心目中的諸葛亮,是位空前絕後的軍師。

<03>在音樂史上,莫劄特是空前絕後的音樂天才。

<04>《文心雕龍》這部文學理論著作的成就,我看可能是空前絕後了。

<05>王先生此次將價值數億元家產捐出來的義行,當是空前絕後的了。

<06>我雖不敢說這是空前絕後的作品,但它的成就傲視群倫,必定無疑。

<07>本公司所有貨品今天壹律打六折,請各位顧客好好把握這次空前絕後的機會。

近義詞: 亙古未有,空前未有,無與倫比,絕無僅有,獨壹無二,舉世無雙

反義詞: 比比皆是,司空見慣,史不絕書,多如牛毛,俯拾即是,屢見不鮮 辨識 參考語詞 超前絕後,冠前絕後,冠絕前後,掩前絕後,絕後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