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組詞語和拼音:
雹拼音:[báo]?
雹組詞:
雹子[báo zi] (名)冰雹的統稱。常在夏季隨暴雨降下,對農作物、人畜等會造成傷害。
冰雹[bīng báo] (名)空中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冰粒或冰塊,多在晚春和夏季隨暴雨降下。也稱雹子。
雹災[báo zāi] 冰雹所致的自然災害。
雹布[báo bù] 像冰雹般散布。比喻眾多。
雹散[báo sàn] 如雹散裂的聲音。
蹉雹[cuō báo] 猶陵轢,欺壓。
隕雹飛霜[yǔn báo fēi shuāng] 指遭受冤枉和誣陷。
下風雹[xià fēng báo] 比喻施威勢。
降雹[jiàng báo] 下雹的、霰。
空中水蒸氣遇冷結成的冰粒或冰塊,常在夏季隨暴雨下降。〔古文〕?《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說文》雨冰也。《大戴禮》陽之專氣為霰,隂之專氣為雹。霰雹者,壹氣之化也。《註》陽氣在雨,溫暖如陽。
隂氣薄之,不相入,搏而為雹。故春秋榖梁說曰:雹者,隂脅陽之象也。《埤雅》隂包陽為雹。申豐以為古者藏冰固隂,沍寒而無雹,蓋陽無所洩,雹之所以生也。雹形似今半珠,其粒皆三出。雪六出成華,雹三出成實,雹冰之餘,造化權輿。曰:雹者,雨之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