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小學生養成教育體系
養成教育是人全面發展的必備條件,是人的首要素質。應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把對小學兒童的養成教育作為小學輔導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壹、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能使人受益終生,也是壹個人具有良好素質的基礎。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在小學兒童的習慣中,主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從班級的日常工作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抓起,教育和提醒學生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熱愛勞動,積極打掃衛生,勤洗臉,個人衣著幹凈整潔;懂禮貌,誠實守信,不撒謊,遵守紀律;愛集體,愛祖國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要從起始年級開始,養成讀書寫字姿勢科學、正確的習慣;作業書寫認真、規範、漂亮,幹凈整潔的習慣;上課專心聽講、踴躍發言的習慣;課後按時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善於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於思考,大膽質疑的習慣;積極閱讀課外讀物,涉獵課外知識的習慣等。以此實現“授人以漁”的目的。二、進行常規的意誌品質等教育要讓學生從小樹立積極向上、永葆活力和朝氣的自信心,鍛煉堅強的意誌,遇到任何困難不灰心,不喪氣。培養積極、樂觀、勇敢地面對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經常利用壹些名人的故事、偉大人物的事跡和身邊的事例,對學生們進行教育。並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著手,利用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和實踐活動,結合學生的實際,對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讓學生抱著激昂的信心去對待每壹件事。培養優秀的自尊、自愛、自強的品質。自尊、自愛、自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健康人格必備的條件。這就要從小學生抓起,滲透德育教育,通過身邊的人和事的例證,讓學生充分感受,立誌要做壹個有理想、有骨氣的人。所以,在向學生講明各種道理的同時,還要從學生的實際行動著手,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困難面前不後退,敢於擔當各種任務。我用優秀的兒童影視作品和兒童讀物,感染學生;用“愛拼才會贏”“人活壹口氣”等鬥誌昂揚的經典歌詞鼓舞學生;用“亮出妳自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等富有感染力的詞語號召學生積極進取;教育學生要勝不驕,敗不餒,培養他們冷靜認真地對待成功和喜悅,樂觀積極地分析失敗和傷痛等良好的情感品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