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東道主"這個詞的來歷是什麽?

"東道主"這個詞的來歷是什麽?

現在我們往往能在各種場合,或者影視劇中聽到“東道主”這三個,這個詞語最原本的意思是接待客人的主人,現在廣泛用於形容壹種主人翁的地位。但是乍壹看這三個字似乎並沒有什麽特殊之處,而且和主人兩個字兒也聯系不到壹起,那麽這個詞語的意思來源就要從它的典故說起了。

“東道主”這壹詞語出自於壹個典故,最早出現在由左丘明所撰述的《左傳》之中的《燭之武退秦師》壹文。該文中燭之武曾經對秦穆公提出建議,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攻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這便是“東道主”壹詞最早出現的地方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讓鄭國獨立作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國使者來來往往途中,可讓鄭國供應物資,對您也沒有什麽害處。

這壹典故發生的背景是:春秋五霸之壹的晉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鄭國的時候,他尋求幫助,但是鄭文公並沒有伸出援助之手,自此晉國和鄭國便結下了仇怨。但在流亡途中,晉文公受到了趙國等其他國家的幫助,而且最後是在秦國的幫助下,順利回到晉國當上了國君。

故而有了後來晉國與秦國商量攻打鄭國的時候,鄭國自知敵不過秦國和晉國兩國和軍之力,以便派來了燭之武去鄭國說好話,從而可以免除這場戰爭。燭之武前來遊說時,便是說出了上面的話。“東道主”從這個時候開始就成了“主人”的代名詞,壹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