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年輕人應該學習張桂梅同誌的先進事跡,學習她的‘紅梅傲雪、大愛無疆’精神,傳播她的正能量,努力向上,積極奮鬥。
盡管她身患多種疾病,但為了給貧困山區的孩子撐起壹片天,為了每個貧困女孩的大學夢,她以堅強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用敢為人先的拼搏與擔當,改變了眾多山區孩子壹生的命運。
“為了貧困山區的民族教育,即使倒在講臺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張桂梅為所有人都樹立了無私奉獻的榜樣,吃苦在前,在最需要她的地方,義不容辭。
她把自己微薄的工資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和收養孤兒,把幾十萬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壹條洗褪色的牛仔褲,壹雙破舊的黑皮鞋,壹件顯得老氣的花襯衣,是伴隨她多年的行頭,生活十分樸素艱苦。
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獻給了所熱愛的教育事業。她說,讓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讓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公平的教育,奉獻理所當然。作為機關工作人員,捫心自問,不要求自己像張桂梅壹樣奉獻壹生去為山區的教育事業,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
她堅守教育的初心,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紮根貧困地區四十多年,立誌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傾力建成全國第壹所女子全免費高中,讓1800余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托舉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信心與希望。
張桂梅精神心得體會:
初心不改、使命不棄。張桂梅同誌用自己的壹片真情點燃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誠愛心托起了無數困難學子的人生夢想,用自己真情摯愛,詮釋了什麽是大愛無疆、大愛無私、大愛無聲。
她以勇者無畏、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續寫著壹個優秀***產黨員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張桂梅同誌身上,充分體現了壹名***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張桂梅同誌對黨和人民的無比熱愛和無限忠誠。
充分體現了壹切為了群眾、壹切為了人民的為民情懷和堅定信仰。其事跡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凈化了我們的心靈,深化了我們的情感,真可謂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