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的下壹句是什麽?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的下壹句是什麽?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原文:

《飲馬長城窟行》

漢代·佚名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翻譯:

河邊春草青青,連綿不絕伸向遠方,令我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遠在外鄉的丈夫不能終日思念,但在夢裏很快就能見到他。

夢裏見他在我的身旁,壹覺醒來發覺他仍在他鄉。他鄉各有不同的地區,丈夫在他鄉漂泊不能見到。

桑樹枯萎知道天風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鄉的遊子各自回家親愛,有誰肯向我告訴我丈夫的訊息?

有位客人從遠方來到,送給我裝有絹帛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呼喚童仆打開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麽?書信的前壹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後壹部分是說經常想念。

此詩是漢代·佚名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此為漢樂府詩,最早見於《昭明文選》,題為“樂府古辭”,李善註雲:“言古詩,不知作者姓名,他皆類此。”

《文選》五臣註說:“長城,秦所築以備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飲馬。征人路出於此而傷悲矣。言天下征役,軍戎未止,婦人思夫,故作是行。”大意為:“長城是秦國用來防備匈奴所建造的。山下面有泉窟,可以用來飲馬。

遠征的行人路經於此而傷心了。天下的征役和戰爭還沒有結束,家裏的婦人思念遠征的丈夫,於是創作了這篇《飲馬長城窟行》。”

作品鑒賞:

這壹首描寫思婦之情的詩歌,寫得細膩、委婉、深沈、纏綿,叩人心扉。特別是詩歌運用現實與夢境相交錯的表現手法,使得詩中情節似夢非夢、似真非真,從而將主人公因思念而情思恍惚、意象迷離的形象烘托得淋漓盡致。

詩的前八句以“青草綿綿”起興,可剛說“思遠道”,就說“不可思”,只有在夢中才能相見;但剛壹說夢,又忽然覺得夢境非真,相見仍然艱難。短短八句,就壹波三折,夢境、現實交錯,充分寫出了思婦懷念之情的纏綿悱惻。

緊接著的四句,以比喻突接上文,出奇制勝,進壹步表現思婦的思情。但真有詩中所說的歸人嗎?未必,又是壹個似夢似真的描寫。

最後八句,寫思婦收到家書時的情節,既可能是真的,亦可能是壹種極度思念時產生的臆想,作者將二者糅合在壹起,以虛寫實,虛實難辨,使得全詩更富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