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意思是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比喻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的樣子。
成語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成語解釋: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草木皆兵:把草和樹木都當做了敵人的兵將。後世用成語“草木皆兵”來形容人在極度恐慌時,壹有風吹草動便疑神疑鬼的樣子;以“風聲鶴唳”來形容人極度恐慌以致於自相驚擾的樣子。
成語出處:
1、《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2、《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造句
1、狼狽逃竄的匪徒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嚇得魂不附體。
2、在我軍多次圍剿下,這股土匪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終日了。
3、敵軍將領告訴士兵,不要感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哪怕正的有危險,也要撐得住氣。
4、逃亡的日子怎麽形容?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最貼切。
5、敵人如驚弓之鳥,白天夜裏都覺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壹步也不敢離天炮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