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壹名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應該怎麽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彩色世界》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彩色世界》教學反思1壹、設計意圖與目標: 小班幼兒對鮮艷的色彩非常敏感,顏色的變化使幼兒興奮、驚奇,孩子們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探索,於是我們設計了“彩色世界”這壹主題。
經過深入鉆研和再三推敲,結合我班幼兒實際,我們將主題目標定為: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彩色世界中初步感受周圍環境的絢麗色彩,體驗色彩及其變化帶來的樂趣。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性地表現色彩,美化生活。
二、活動準備與環境創設:
主題進行前,我們利用家教園地、板報通知等形式,與家長進行了及時的溝通和聯系。請家長利用周末時間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廣場、公園、動物園、去觀察五彩世界,讓幼兒感受自然美和色彩美。並請家長協助搜集了大量色彩的資料(圖片、玩具、圖書、光盤),擴充幼兒的知識經驗。
世界是五顏六色的,也是精彩紛呈的。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要靠日常的熏陶。首先,我們為幼兒感受美和表現色彩創造了良好條件,精心為幼兒設置了多個區域。紅紅的太陽,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綠綠的大樹,黃黃的房頂,組成了後墻美麗的畫卷,色彩的美麗深深的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在主題進行中,我們將玩具櫃包裝成“色彩展示區”,把幼兒認為最漂亮的圖片、實物等分類展示,以供幼兒欣賞討論,並請幼兒互相介紹。在“美工區”,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各種顏色的彩筆、油畫棒、橡皮泥、彩紙若幹)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另外,我們將活動室中的“觀察角”臨時更改成“英語角”,將關於英語顏色的卡片張貼在英語角墻壁上,並投放了色彩鮮明的玩具圖片,孩子們特別感興趣。“益智角”裏的彩色木珠,彩色拼圖,彩色積木等使動手操作變成了壹種樂趣,幼兒還可以自由欣賞。
三、活動設計與分析:
在主題中,我們開展了各種有趣的活動,如《好吃的紅色蔬果》、《花被子》、《顏色寶寶對對碰》、《小兔找太陽》、《誰最漂亮》、《會變的顏色》、《好看的花》、《貪心的變色龍》、《五顏六色的飲料》、《小小糕點師》、《彩色商店》、《彩帶飄起來》等,利用日常生活活動和周圍環境,引導幼兒發現色彩無處不在,用不同的方式表現美。
記得在故事“小兔找太陽”的分段講述中,孩子們聽得專心致誌。時而安靜思考,時而熱情發言。最後,當小兔找到太陽時,小朋友都高興的拍起了小手。然而最令他們激動的還是去戶外尋找太陽,剛壹出教室門,所有的孩子都迫不及待地仰起腦袋望穿天空,爭搶著去找天上的太陽。在看到太陽的那壹刻,他們還會學著小兔子異口同聲的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又請小朋友戴上太陽鏡去觀察天空,他們驚奇的喊著:“太陽變成綠色了!”“老師,我看到太陽變成橘黃色啦!”“不,太陽變成黑色的了,哈哈,真有意思!”趁熱打鐵,我組織孩子們繪畫太陽。不出我所料,孩子們的作品豐富多彩,五顏六色,效果出奇的好。
在《會變的顏色中》中,孩子們在玩玩做做中知道了三原色和配色的結果。活動開始我們發給每位幼兒壹張紅色紙和壹支黃色的彩筆,請幼兒自由操作和混色。孩子們積極的探索著,可是,少數幼兒雖然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了顏色的變化,但是變化的.效果實在是不夠明顯。於是,我們立即放棄了這種操作,改用了顏料水混合實驗法。每組投放了了壹個透明的玻璃杯、壹盤紅色顏料,壹盤黃色的顏料等,由他們合作進行實驗。所有的小朋友立即驚喜的看到了魔術般的變化。我們還用兒歌的語言進行了小結:“紅黃兩個手拉手,變成橙色變橘子……”實驗和兒歌的結合,使活動達到了高潮。每個孩子都充滿了成就感,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四、活動不足與反思:
在本主題中,我們班的孩子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識了紅、黃、藍、綠、紫、橙、黑、白等不同的色彩,充分體驗到了色彩變化帶來的快樂,並能大膽創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性的表現色彩美。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不足與反思之處。如在美工區角中,教師可大膽投放木屑、宣紙、手絹、牙刷、墨汁等材料,指導幼兒練習嘗試木屑畫、拓印、滴染等,提高幼兒藝術技能和表現力。孩子的作品展示中,教師應及時將幼兒的介紹及對顏色的認識記錄下來,作為活動的資料進行展示,供幼兒觀察和欣賞。另外,如果有條件能提供面團、顏料供幼兒操作,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點,並生成新的活動,效果會更深入和顯著。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我們會將“綱要”精神貫徹到教學實踐中,使工作邁上壹個新的臺階。
《彩色世界》教學反思2通過自己鉆研教材獨立備課,形成了壹節有自己鮮明風格的音樂課。我對自己的這節音樂課反思如下:
壹、音樂課的教學要體現音樂性。音樂性的表現要以音樂為主,在我的教學中說的過多,要求學生的過多。教師要引領學生投入音樂,在音樂中體會歌曲的內涵,情感,並且以學生多體驗音樂、參與音樂活動為好。
二、音樂課的導入要以學生原有的音樂經驗為基礎。這節課的設計我是以壹橫老師的九壹八演講,讓學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進行壹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然後出示壹組數字讓學生說說對祖國的了解。激發學生已有的音樂經驗,來進行教學。不能為了導入而導入,要為了音樂學習而導入音樂。
三、音樂課中要培養學生聽唱的能力。擺脫教師唱壹句,學生唱壹句,通過多聽範唱,反復聽,逐步培養學生聽旋律模唱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在這壹方面著力培養學生聽壹樂句,學生模唱壹樂句。
四、歌曲的教唱要有整體感。我在教唱過程中,每壹樂句都單獨教學生演唱,過程太零碎了,而且破壞了歌曲的整體性。可讓學生在聽賞的同時,聽出歌曲的樂段。分成塊狀的來學習。不能以合唱隊的模式來教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