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空調制熱:
空調制熱時,氣體氟利昂被壓縮機加壓,成為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室內機的換熱器(此時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熱,成為液體,同時將室內空氣加熱,從而達到提高室內溫度的目的。
液體氟利昂經節流裝置減壓,進入室外機的換熱器(此時為蒸發器),蒸發氣化吸熱,成為氣體,同時吸取室外空氣的熱量(室外空氣變得更冷)。成為氣體的氟利昂再次進入壓縮機開始下壹個循環。
二、空調制冷:
空調制冷時,氣體氟利昂被壓縮機加壓,成為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室外機的換熱器(此時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熱,成為液體,同時熱量向大氣釋放。
液體氟利昂經節流裝置減壓,進入室內機的換熱器(此時為蒸發器),蒸發氣化吸熱,成為氣體,同時吸取室內空氣的熱量,從而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目的。成為氣體的氟利昂再次進入壓縮機開始下壹個循環。
制冷原理分為兩部分
1、二元溶液在發生器內被熱源加熱沸騰,產生出制冷劑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冷凝為冷劑液體。液態冷劑經U形管節流後進入蒸發器,經蒸發器在低壓條件下噴淋,液態冷劑蒸發,吸收冷媒熱量,產生制冷效果。
2、發生器流出的濃溶液,經熱交換器降溫、降壓後自流進入吸收器,與吸收器原溶液混合成為中間濃度的濃溶液。中間濃度溶液被吸收器泵輸送並噴淋,吸收從蒸發器出來的制冷劑蒸汽變為稀溶液。稀溶液由發生器泵送達發生器,重新被熱源產生制冷劑蒸汽再次形成濃溶液,進入下壹個循環周期。
綜合所述任何制冷設備都有四大部分組成(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節流裝置),制冷劑在制冷機內通過物理狀態變化從而吸收或釋放熱量達到制冷或制熱的效果。
熱泵制熱是利用制冷系統的壓縮冷凝器來加熱室內空氣。空調器在制冷工作時,低壓制冷劑液體在蒸發器內蒸發吸熱而高溫高壓制冷劑在冷凝器內放熱冷凝。
熱泵制熱是通過電磁換向,將制冷系統的吸排氣管位置對換。原來制冷工作蒸發器的室內盤管變成制熱時的冷凝器,這樣制冷系統在室外吸熱向室內放熱,實現制熱的目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