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與老虎同是大型貓科動物,在各自的食物鏈的頂端,獅子是草原上的霸主,老虎是森林之王。
作為強大的獵食動物,獅子與老虎的生活環境為什麽天差地別。但實際上這個問題搞錯了因果關系。在貓科動物的形成之中,獅子與老虎的***同祖先大概出現在600萬年之前,獅子與老虎是在600萬年前左右開始分裂開,成為兩個物種的。
而物種的產生來自於基因突變,所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在不同的環境之中,生物會根據環境的不同,產生適應性的進化,如果不能適應環境的生物,自然會被淘汰。
當獅子與老虎的***同祖先,在面臨不同的生存環境的時候,做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於是分化成了兩個物種,也就是獅子與老虎。所以並非是獅子與老虎生存的環境天差地別,更準確的說法,正是環境的天差地別造就出了獅子與老虎這兩個不同的物種出來。是環境塑造出了物種,而非是物種選擇了生存的環境,在所有的物種中,其他的物種都是對環境進行適應的。只有人類是唯壹的例外,所有的生物之中,只有人類是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的。
不同的環境打造出了不同的物種,也打造出了不同的習性。比如有人猜測正是因為鬣狗群的存在,正是因為鬣狗與獅子之間的交鋒,才使得獅子形成了貓科動物中唯壹的群居習性。因為獅子與鬣狗的交鋒中,往往是以數量決定最終的勝負的。而在草原上,也有更多的類似水牛這樣的大型獵物需要獅子彼此協作進行獵殺。
其實在大型貓科動物之中,單論進化來說,不論是老虎還是獅子都不能算是最成功的。最成功的大型貓科動物應該是花豹,不論是老虎分布區還是獅子分布區都有花豹的存在,其生存方式與體型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作為分布區域最廣,適應性最大的大型貓科動物,花豹才是進化中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