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為賦新詞強說愁,少年不識愁滋味”

“為賦新詞強說愁,少年不識愁滋味”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譯文

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壹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

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壹個涼爽的秋天啊!

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作者著重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歡登上高樓,憑欄遠眺。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對於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棄疾生長在中原淪陷區。青少年時代的他,不僅親歷了人民的苦難,親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鬥爭精神的鼓舞。他不僅自己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而且認為中原是可以收復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趕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為“愁”,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發壹點所謂“愁情”,他是“愛上層樓”,無愁找愁。作者連用兩個“愛上層樓”,這壹疊句的運用,避開了壹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帶起了下文。前壹個“愛上層樓”,同首句構成因果復句,意謂作者年輕時根本不懂什麽是憂愁,所以喜歡登樓賞玩。後壹個“愛上層樓”,又同下面“為賦新詞強說愁”結成因果關系,即因為愛上高樓而觸發興,在當時“不識愁滋味”的情況下,也要勉強說些“愁悶”之類的話。這壹疊句的運用,把兩個不同的層次聯系起來,將上片“不知愁”的這壹思想表達得十分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