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直須看盡洛陽花,壹日看盡長安花.出處?

直須看盡洛陽花,壹日看盡長安花.出處?

直須看盡洛陽花出處:北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壹日看盡長安花出處:中唐·孟郊《登科後》。

壹、《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原文: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壹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春風容易別。

譯文:

樽前擬把歸期說定,壹杯心切情切,欲說時佳人無語滴淚,如春風嫵媚的嬌容,先自淒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處癡絕,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處癡絕,這淒淒別恨不關涉——樓頭的清風,中天的明月。

餞別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壹闋,清歌壹曲,已讓人愁腸寸寸郁結。啊,此時只需要把滿城牡丹看盡,妳與我同遊相攜,這樣才會——少些滯重的傷感,淡然無憾地與歸去的春風辭別。

二、《登科後》

原文: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

往昔的困頓日子再也不足壹提,今日金榜題名令人神采飛揚。

迎著浩蕩春風得意地縱馬奔馳,好像壹日之內賞遍京城名花。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1、《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春三月,歐陽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期已滿,離別洛陽時作《玉樓春》詞多首,此首道離情,當作於離筵上。

2、《登科後》

公元796年(唐貞元十二年),年屆46歲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終於登上了進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勝,當即寫下了生平第壹首快詩《登科後》。

二、賞析

1、《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此詞詠嘆離別,於傷別中蘊含著平易而深刻的人生體驗。開頭直接敘寫眼前情事,接著轉入對眼前情事的壹種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再由理念中的情癡重新返回到樽前話別的情事,最後寫出了遣玩的豪興。

全詞在轉變與對比之中,見出作者對美好事物之愛賞與對人世無常之悲慨兩種情緒以及兩相對比之中所形成的壹種張力。

2、《登科後》

此詩壹開頭就直抒自己的心情,敘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壹提,活靈活現地描繪出詩人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這兩句神妙之處,在於情與景會,意到筆到,將詩人策馬奔馳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壹年春天。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百度百科-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百度百科-登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