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 名:梅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王賓魯(燕卿)、徐立孫
主要特點:流暢如歌,綺麗纏綿,吟猱幅度較大。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孫、邵大蘇、王永昌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長門怨》、《關山月》、《秋江夜泊》、《搗衣》等
重要琴著:《龍吟館琴譜》(毛式郇)、《梅庵琴譜》(徐立孫)等。
梅庵派是最新崛起的壹個流派,起源可追溯到清代,創始人為王賓魯、徐立孫。梅庵派雖由山東諸城琴派演化蛻變而成,然而從琴曲的藝術特色來看,相互已多有不同,即使減字譜基本壹致的同名琴曲,其藝術風格也有明顯質別,其琴學理論亦獨樹壹幟。該琴派在本世紀五十年代前迅速在大陸傳播,五十年代後又很快流傳到港臺美國等地。梅庵琴派壹破某些琴派單壹“清微淡遠”的藝術觀,而以中國傳統音樂整體美學把握為基礎,吸收消化了包括西樂在內的特別是民間音樂不少有效養份和元素,以其濃厚的韻味,獨特的句法,鮮活的動律而標新立異於原有各大琴派,追求“清微淡遠”與鮮明的生活性、人民性的有機交融。該琴派的主要特點是流暢如歌,綺麗纏綿,吟猱幅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