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兒時的知音文言文

兒時的知音文言文

1. 關於知音的文言文

劉勰《文心雕龍》

知音第四十八

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壹乎!夫古來知音,

多賤同而思古。所謂“日進前而不禦,遙聞聲而相思”也。昔《儲說》始出,

《子虛》初成,秦皇漢武,恨不同時;既同時矣,則韓囚而馬輕,豈不明鑒同時

之賤哉!至於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雲“下筆不能自休”。及陳思論

才,亦深排孔璋,敬禮請潤色,嘆以為美談;季緒好詆訶,方之於田巴,意亦見

矣。故魏文稱:“文人相輕”,非虛談也。至如君卿唇舌,而謬欲論文,乃稱

“史遷著書,諮東方朔”,於是桓譚之徒,相顧嗤笑。彼實博徒,輕言負誚,況

乎文士,可妄談哉!故鑒照洞明,而貴古賤今者,二主是也;才實鴻懿,而崇己

抑人者,班、曹是也;學不逮文,而信偽迷真者,樓護是也;醬瓿之議,豈多嘆

哉!

夫麟鳳與麏雉懸絕,珠玉與礫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寫其形。然魯臣以

麟為麏,楚人以雉為鳳,魏民以夜光為怪石,宋客以燕礫為寶珠。形器易征,謬

乃若是;文情難鑒,誰曰易分?

夫篇章雜沓,質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圓該。慷慨者逆聲而擊節,醞藉者

見密而高蹈;浮慧者觀綺而躍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會己則嗟諷,異我則沮棄,

各執壹偶之解,欲擬萬端之變,所謂“東向而望,不見西墻”也。

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閱喬嶽以形

培塿,酌滄波以喻畎澮。無私於輕重,不偏於憎愛,然後能平理若衡,照辭如

鏡矣。是以將閱文情,先標六觀:壹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

五觀事義,六觀宮商。斯術既行,則優劣見矣。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世遠莫見

其面,覘文輒見其心。豈成篇之足深,患識照之自淺耳。夫誌在山水,琴表其情,

況形之筆端,理將焉匿?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了則形無不分,心敏則理

無不達。然而俗監之迷者,深廢淺售,此莊周所以笑《折揚》,宋玉所以傷《白

雪》也。昔屈平有言:“文質疏內,眾不知余之異采。”見異唯知音耳。揚雄自

稱:“心好沈博絕麗之文。”其事浮淺,亦可知矣。夫唯深識鑒奧,必歡然內懌,

譬春臺之熙眾人,樂餌之止過客,蓋聞蘭為國香,服媚彌芬;書亦國華,玩澤方

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

贊曰:洪鍾萬鈞,夔曠所定。良書盈篋,妙鑒乃訂。

流鄭淫人,無或失聽。獨有此律,不謬蹊徑。

2. 關於知音之間的文言文

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無意,孟子方能不動心。

莫向山中尋白玉,但於身上覔黃金。

山中白玉有時得,身上黃金無處尋。

我輩何人敢稱會,安知世上無知音。

贈知音

唐 溫庭筠

翠羽花冠碧樹雞,未明先向短墻啼。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星漢漸移庭竹影,露珠猶綴野花迷。

景陽宮裏鐘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

知音者誠希

唐 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春遇南使,貽趙知音

唐 岑參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樹萱。

美人在南州,為爾歌北門。

北風吹煙物,戴勝鳴中園。

枯楊長新條,芳草滋舊根。

網絲結寶琴,塵埃被空樽。

適遇江海信,聊與南客論。

因覽子京西州詩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宋 宋庠

小集曾因善敘傳,西州餘藻復盈編。

中郎久已成枯骨,爭奈柯亭十六椽。

3. 有關知音的文言文

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誌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據《列子》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誌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哉?

4. 關於知音的古文

1,《伯牙絕弦》明代:馮夢龍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白話文釋義: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裏想到寬廣的江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壹望無際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什麽,鐘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鐘子期去世後,伯牙就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於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鐘子期的思念。

2,《題詩後》唐代:賈島

兩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白話文釋義: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壹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了解我思想情感的知音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只好回到以前住過的故鄉(山中),在瑟瑟秋風中安穩地睡了。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白話文釋義: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蜀川。和妳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沈。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4,《知音者誠希》唐代: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白話文釋義:世上能了解自己的知音實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妳,使我不忍心與妳分別。離別前的夜晚,我們能攜著手走啊走,夜深了,我們仍踏在滿地皎瀠的月光中談心。

5,《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宋代:歐陽修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遙知湖上壹樽酒,能憶天涯萬裏人。

白話文釋義:喝酒遇到了知己千杯都覺得少了,說話遇到了不投機的人半句話也不想說。遙遠額湖面上喝上壹樽美酒,就能想起遠方的那個思念的人。

5. 知音 文言文翻譯

譯文:

伯牙是壹位有名的琴師,他的琴術很高明,鐘子期則善於欣賞音樂。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在登高山。鐘子期高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見了壹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鐘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麽,鐘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有壹次,他們兩人壹起去泰山的北面遊玩,遊興正濃的時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於是他們來到壹塊大巖石下面避雨,伯牙心裏突然感到很悲傷,於是就拿出隨身攜帶的琴彈起來。開始彈綿綿細雨的聲音,後來又彈大山崩裂的聲音。每次彈的時候,鐘子期都能聽出琴聲中所表達的含義。伯牙於是放下琴感嘆地說:“好啊,好啊,妳的聽力能想象出我彈琴時所想的意境,我的琴聲無論如何也逃不掉妳的聽力!”後來,鐘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裏非常悲傷,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斷了,壹輩子都不再彈琴了,因為他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值得自己為他彈琴了。

6. 有關知音的古文~急

莫向山中尋白玉。

春遇南使,西州餘藻復盈編,孟子方能不動心,不語垂鞭上柳堤,露珠猶綴野花迷,安知世上無知音。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行行天未曉,芳草滋舊根。

知音者誠希

唐 韓愈

知音者誠希。

山中白玉有時得。

適遇江海信。

贈知音

唐 溫庭筠

翠羽花冠碧樹雞。

北風吹煙物,未明先向短墻啼,攜酒踏明月,戴勝鳴中園,但於身上覔黃金,身上黃金無處尋,塵埃被空樽。

美人在南州。

因覽子京西州詩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宋 宋庠

小集曾因善敘傳。

網絲結寶琴,為爾歌北門。星漢漸移庭竹影,聊與南客論。

我輩何人敢稱會,貽趙知音

唐 岑參

端居春心醉。

枯楊長新條。

景陽宮裏鐘初動,襟背思樹萱,爭奈柯亭十六椽,念子不能別。

中郎久已成枯骨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無意

7. 關於知音之間的文言文

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無意,孟子方能不動心。

莫向山中尋白玉,但於身上覔黃金。 山中白玉有時得,身上黃金無處尋。

我輩何人敢稱會,安知世上無知音。 贈知音 唐 溫庭筠 翠羽花冠碧樹雞,未明先向短墻啼。

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星漢漸移庭竹影,露珠猶綴野花迷。

景陽宮裏鐘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 知音者誠希 唐 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春遇南使,貽趙知音 唐 岑參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樹萱。

美人在南州,為爾歌北門。 北風吹煙物,戴勝鳴中園。

枯楊長新條,芳草滋舊根。 網絲結寶琴,塵埃被空樽。

適遇江海信,聊與南客論。 因覽子京西州詩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宋 宋庠 小集曾因善敘傳,西州餘藻復盈編。

中郎久已成枯骨,爭奈柯亭十六椽。

8. 知音 文言文翻譯

譯文: 伯牙是壹位有名的琴師,他的琴術很高明,鐘子期則善於欣賞音樂。

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在登高山。鐘子期高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見了壹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鐘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麽,鐘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

有壹次,他們兩人壹起去泰山的北面遊玩,遊興正濃的時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於是他們來到壹塊大巖石下面避雨,伯牙心裏突然感到很悲傷,於是就拿出隨身攜帶的琴彈起來。開始彈綿綿細雨的聲音,後來又彈大山崩裂的聲音。

每次彈的時候,鐘子期都能聽出琴聲中所表達的含義。伯牙於是放下琴感嘆地說:“好啊,好啊,妳的聽力能想象出我彈琴時所想的意境,我的琴聲無論如何也逃不掉妳的聽力!”後來,鐘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裏非常悲傷,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斷了,壹輩子都不再彈琴了,因為他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值得自己為他彈琴了。

9. 有關知音的古文~急

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無意,孟子方能不動心。

莫向山中尋白玉,但於身上覔黃金。

山中白玉有時得,身上黃金無處尋。

我輩何人敢稱會,安知世上無知音。

贈知音

唐 溫庭筠

翠羽花冠碧樹雞,未明先向短墻啼。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星漢漸移庭竹影,露珠猶綴野花迷。

景陽宮裏鐘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

知音者誠希

唐 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春遇南使,貽趙知音

唐 岑參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樹萱。

美人在南州,為爾歌北門。

北風吹煙物,戴勝鳴中園。

枯楊長新條,芳草滋舊根。

網絲結寶琴,塵埃被空樽。

適遇江海信,聊與南客論。

因覽子京西州詩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宋 宋庠

小集曾因善敘傳,西州餘藻復盈編。

中郎久已成枯骨,爭奈柯亭十六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