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肇慶盤古山的祖殿

肇慶盤古山的祖殿

元代中葉泰定元年(1324年),肇慶瑤首黃寶才等出山受朝廷招安,時在北嶺北麓欖坑(瑤山之壹)的盤瓠祖殿因瑤民逐漸出山與漢人雜居而需要遷出。傳說當時遷建選址是因螞蟻跡圖,認為北嶺南麓盤古坑口是福地。元統元年(1333年)建十皇殿(盤古祖殿)於盤古坑口。元統三年(1331年及至正十壹年1351年)兩廣漢瑤聯合反抗元朝的民族壓迫,在廣西壯軍支援下兩度攻克肇慶府城。同呼吸***命運的戰鬥情誼,促進了兩廣漢瑤民族的互相尊重與融洽相處,十皇殿(盤古祖殿)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產生的漢瑤兩族祖先***祀壹室的獨特文化遺存。 在五十年代初期還保留著盤古祖殿,1956年因各種原因被拆毀。原祖殿外觀似明清建築,坐北向南,前有壹大平臺,背後是廟宇,東側有廟祝臥室及廚房,面積約二百多平方米。正門門頭寫有“盤古祖殿”四個大字,門面兩條石柱,將其分成三跨,上有蝦公梁,石柱刻有對聯,對聯中有“開天垂象物,辟地啟鴻蒙”等字樣,墻面為青磚構縫清水墻,青瓦房屋。殿內有壹天井,將殿分為前後兩進,前低後高,東西兩側均有廂房及走廊,後進有壹神臺及神龕,龕上立盤古(元始天尊)像壹尊,兩旁有漢瑤***奉的十位祖先神:伏羲皇(蒼帝君)、神龍皇(赤帝君)、軒轅皇(黃帝君),顓頊皇(黑帝君)少昊皇(白帝君)、高辛皇(東極清華大帝)、衡山皇(南極長生大帝)、後土皇(西極地祇大帝)、白馬皇(北極紫微大帝)、盤瓠皇(瑤族祖先神)。祖殿內香火鼎盛、靈氣感人,每逢農歷10月16日盤古誕,民間組織的廟會活動,熱鬧非常。

重修盤古祖殿,使之成為普羅大眾敬奉人類祖先之聖地。為肇慶民間文化挖掘,為歷史文化名城增加亮點,有著深遠意義,也是順應民心,合民意之大好事。2003年6月10日民營企業肇慶市盤古生態文化景區旅遊有限公司,投入巨資,在風水極佳的盤古風景區內重修盤古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