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班級管理理念有哪些?

班級管理理念有哪些?

班級管理理念有如下:

1、有目標。

所謂理念決定高度,高度決定視野,班主任壹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理念的指導下,迅速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實現自己的教育目標以及班級管理目標。

如此,班主任的工作才是高效的。假如班主任沒有明確的目標,那麽就會陷入到整日忙於班級事務的漩渦之中,累並痛苦著,而且毫無工作成就感可言。班主任自己都盲目了,全班學生也就缺少了明確的努力方向,整個班級就會像壹支無頭雁之雁群壹樣,即使再使勁也不會飛得太遠。

2、要會“小題大做”。

葉聖陶先生曾說:“教育是什麽?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習慣成自然。”因此,壹個細節就有可能決定學生的壹生。

班主任老師要抓住壹切教育契機,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壹個人最基本的素質,只有建立在良好習慣基礎上的勵誌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等才會更為行之有效。

3、要尊重學生。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對學生最大的愛就是要學會尊重學生,尊重是師生平等溝通的橋梁,也是班主任打開學生內心之門的鑰匙。

當班級所謂的“後進生”犯了錯誤,出了問題,有些班主任會不經過認真地調查分析,只憑主觀臆斷,簡單粗暴地就把學生批評壹頓,甚至體罰壹頓草草了事。如此不尊重學生,不尊重事實,很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4、要用公***制度約束學生。

班主任要想讓班級集體目標得以實現,既要懂得“曉之以理”,更要善於“約之以法”。這個“法”是指紀律制度,此制度不是班主任隨意列出的N條“不準”“禁止”之類的條條框框,而是班主任引領學生自己制訂的班規。

這種制訂班規的過程本身就是壹個教育的過程,通過集體制訂出來的班級制度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維護。當有學生出現違紀等情況時,周邊同學的提醒往往要比班主任的懲罰更有效,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同齡效應”。

5、要愛每壹位學生。

教育不是給學生以絕望,而是要給學生以希望。因此,班主任不能喜“優”厭“差”,對“優生”偏愛袒護,對“差生”遺忘嫌棄。班主任不能僅僅依據成績的高低就單壹地去衡量壹個學生的好壞,而是要多元地、全方位地去評價每壹位學生,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