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送董大的古詩

送董大的古詩

送董大的古詩是:《別董大》。

壹、原文: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譯文:千裏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二、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後,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作者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兩句“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以其內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

落日黃雲,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

後兩句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妳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妳董庭蘭啊。話說得多麽響亮,多麽有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送董大的古詩的作者生平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滄州渤海縣(今河北省景縣)。唐朝時期大臣、邊塞詩人,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天寶八年(749年),進士及第,授封丘縣尉。投靠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擔任掌書記。拜左拾遺,轉監察禦史,輔佐哥舒翰把守潼關。

天寶十五年(756年),護送唐玄宗進入成都,擢諫議大夫。出任淮南節度使,討伐永王李璘叛亂。討伐安史叛軍,解救睢陽之圍,歷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廣德二年(764年),入為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冊封渤海縣侯。

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時年六十二歲,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