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龍舟比賽的過程及相關規則具體如下:
參賽隊伍必須於賽前20分鐘齊集於檢錄處,大會人員將會查核參賽隊員身份,參賽者需出示大會發出之運動員證,所有隊員必須服從檢錄員之指示落艇,所有隊伍必須根據規則規定所分配之龍舟及航道出賽。
任何隊伍不得要求選擇龍舟或航道,當所有隊員落艇後,應從速劃離登船碼頭駛向起點,參賽隊伍向起點出發時,必須保持航道暢通,遠離比賽航道,並以不影響其它賽事進行為原則。
起步程序:各參賽隊伍之龍舟必須在指定之賽道上集合準備比賽,?在起步區內之參賽隊伍,必須服從發令員的指令。
在起步線上,每條航道有繩索壹條系於竹棚上,該繩交與該線航道上之龍舟舵手掌管,此外,艇首亦有繩索壹條,由鼓手掌管,以固定龍船位置。
當龍舟已準備就緒,所有劃手之槳板必須離水;所有參賽隊伍之龍舟,即各隊劃手之槳板已離水時,發令員發號施令。
當發令員認為各龍舟已各就各位後,將會搖動旗號(黑白格仔旗)表示即將開始比賽。(示意終點裁判準備),當發令員開賽將會叫出「準備」然後響號比賽開始。
當發令員發覺有隊伍偷步或犯規,立即連續性發出短號,表示需要重新起步,所有龍舟必須盡快劃回起點重新安排比賽。
如有隊伍劃手之槳板於準備口令與響號間觸水,將被視為偷步,任何隊伍拒絕立即回航或在發生第二次偷步事件中犯規,其參賽資格將被取消。
比賽守則:
所有航道由起點至終點劃壹直線,參賽之隊伍必須在其航道上進行比賽,航道上均有竹竿及彩旗分隔,以資識別。
每場賽事,大會派出航道裁判尾隨各參賽之龍舟,進行監察;任何參賽之龍舟未能有效在其航道上進行比賽,隨後之司令船會向其發出警告。
各龍舟不可以超越由竹竿所劃分之航道,如有龍舟超越他人之航道,而幹擾其它正常比賽之隊伍,或引致兩艇或多艇相撞,賽事控制員在咨詢航道裁判意見後,有權取消犯規隊伍之比賽資格。
如賽事進行中,發生意外事件或對賽事有嚴重事故發生而影響比賽結果時,航道裁判有權出示(紅旗)終止該組比賽成績,重賽事宜,交由大會裁決;犯規之隊伍不得參與比賽。
練習或比賽完畢後,各隊伍必須盡快劃回登船區,將所有用具交回大會,如大會控制員或裁判發覺任何隊員,故意損壞大會之龍舟及其設備,大會有權向該隊或隊員罰款澳門幣5000元,並有權要求該隊伍支付該損壞龍舟或物料之修理費。
如大會控制員或航道裁判發覺任何參賽之隊員,故意令其龍舟入水或翻沈,大會有權向該隊或隊員罰款澳門幣1000元及取消其參賽資格。
如有隊伍違犯6-4、6-5兩條守則,除罰款外,有關人員將被暫停參加本澳龍舟賽事資格兩年、或視乎個案的嚴重性,罰涉案人員壹年至終身停賽。
如有任何參賽隊伍或個別隊員,對大會裁判員或大會工作人員,出言恐嚇、圍堵阻撓或使用武力,阻止裁判員之裁決或工作人員之工作將終身除消其參加本澳龍舟賽資格。
各隊伍必須在5分鐘內完成賽事,大會有權請求未能於限定時間內完成賽事之隊伍離開航道,以免影響下壹組賽事進行。
擴展資料: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壹,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壹,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賽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英國等,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2011年5月23日,賽龍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華龍舟大賽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中國龍舟協會、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同主辦,中視體育娛樂有限公司和各賽事舉辦地政府承辦。根據協議,體育頻道將采用國際賽事轉播標準對全部比賽進行制作播出。
2016年9月25日,中華龍舟大賽昆明·滇池站第二個比賽在雲南昆明海埂大壩滇池草海舉行。比賽項目將依照國際規則設置200米、300米、500米男子直道競速和3000米男子環繞賽等多個項目。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中華龍舟大賽
中國龍舟協會官方網站-龍舟競賽規則與龍舟競賽裁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