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假如聽聞佛所說的法,在漫漫長夜,就會無所畏懼,身心安隱,得到無窮利益。出自於《妙法蓮華經》
《法華經》中還有其他經典句子:
壹、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佛說世間‘若有眾生’,發心‘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其所應得的‘福’德,決定‘不’會‘唐捐’的。唐是空過,捐即棄舍,不唐捐,是即顯示不會徒勞無益的。
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出自《法華經·譬喻品》,我們所處的環境,不論好壞,都像是火宅壹般,充滿各種危險,實在恐怖可怕。但是眾生無智,沒有警覺,都活在醉生夢死當中。
三、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的正智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佛的心,即徹悟人生、宇宙真理的大智慧心。
四、若於壹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獲無量重罪。
假如有人在壹劫當中,經常懷著邪惡之心,板起面孔而毀謗佛,此人獲得的罪報無量無盡。
五、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有的菩薩目標遠大,意誌堅定,進趣不息,為了冷靜地思考體悟佛道之理,他們進入深山老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