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 )無處不飛花,寒食東來禦柳斜。

( )無處不飛花,寒食東來禦柳斜。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

出自《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壹首七絕。此詩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了壹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

原文如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如下: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擴展資料: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詩人立足高遠,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春城”壹語,高度凝煉而華美。“春”是自然節候,城是人間都邑,這兩者的結合,呈現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無處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典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城。

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只流於壹般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這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沈浸於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強烈,有助於表現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

“飛花”,就是落花隨風飛舞。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寫花而暗寫風。壹個“飛”字,蘊意深遠。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首詩能傳誦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而這壹句詩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壹個“飛”字。

“寒食東風禦柳斜”,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禦苑。苑中垂柳也隨風飄動起來了。風是無形無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說來,壹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

百度百科——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