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查證,正確寫法:“鴻雁於飛,肅肅其羽。”出自先秦詩歌《鴻雁》作者不詳。
意思:鴻雁翩翩空中飛,扇動雙翅嗖嗖響。
《鴻雁》先秦 佚名
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征,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於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譯文
鴻雁翩翩空中飛,扇動雙翅嗖嗖響。那人離家出遠門,野外奔波苦盡嘗。可憐都是窮苦人,鰥寡孤獨心悲傷。鴻雁翩翩空中飛,聚在沼澤的中央。那人築墻服苦役,先後築起百堵墻。雖然辛苦又勞累,不知安身在何方。鴻雁翩翩空中飛,陣陣哀鳴聲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勞。惟有那些糊塗蟲,說我閑暇發牢騷。
賞析
這是壹首“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詩作,具有國風民歌的特點。全詩三章,每章均以“鴻雁”起興,並借以自喻。首章寫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勞役,連鰥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廣泛,揭露了統治者的殘酷無情。振翅高飛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顛沛流離無處安身的感嘆,感嘆中包含著對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體描寫流民服勞役築墻的情景。鴻雁聚集澤中,象征著流民在工地上集體勞作,協同築起很多堵高墻,然而自己卻無安身之地。“雖則劬勞,其究安宅”的發問,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平和憤慨。末章寫流民悲哀作歌,訴說悲慘的命運,反而遭到那些貴族富人的嘲弄和譏笑。大雁壹聲聲的哀叫引起了流民淒苦的***鳴,他們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這首歌,表達了心中的怨憤。
資料參考:王秀梅 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38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