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2018-12-07阿裏億元反腐大案,揭開中國互聯網公司內部腐敗真相

2018-12-07阿裏億元反腐大案,揭開中國互聯網公司內部腐敗真相

阿裏億元反腐大案,揭開中國互聯網公司內部腐敗真相

方略書院?2018-12-07 10:28

阿裏億元反腐大案,揭開中國互聯網公司內部腐敗真相

阿裏巴巴的楊偉東,倒了!

說到楊偉東很多人可能還不是太熟悉,但提到優酷大家肯定都知道。

楊偉東正是優酷總裁、阿裏音樂CEO(其中,優酷是阿裏文化娛樂產業布局的重要棋子)。

其實,就在出事前4天,11月29日,楊偉東還出席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做了題為“新時代 新責任”的演講。

4天後,他卻已在“配合警方調查”,據說涉案金額可能過億元。

壹切如常,迅疾拿下。頗有幾分公***領域反腐的味道。

互聯網公司壹直給人壹種現代、高效形象。

但, 互聯網公司的內部腐敗,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1. 互聯網公司內部的累累蛀蟲

就在今年5月,互聯網圈子流傳壹個消息:阿裏啟動史上最大反腐稽查,余杭派出所都快不夠用了。

這個消息肯定包含誇張、不準確的成分。

但卻表明壹個事實: 互聯網公司不是壹方凈土。 甚至可以說,內部腐敗觸目驚心。

某職場軟件流傳的消息

差不多在阿裏巴巴法辦楊偉東的同時,美團點評也發布生態反腐處罰公告,內部員工、生態合作夥伴人員、***犯社會人員等 89人受到刑事查處,馬雲說壹部手機就可以在家創業,很多人壹兩個月就收入六位數以上,壹年多實現有錢 有閑 有夢想的朋友+壹三陸玖柒零零玖貳三肆, 其中外賣渠道高級總監因觸犯公司高壓線被解除勞動合同。

稍作回顧,就能發現,這些年來,互聯網公司發生過不少內部腐敗大案、要案。

百度,29歲即成為最年輕的副總裁,在內部有“太子”之稱的李明遠,在2016年11月,被“引咎辭職”。根據百度職業道德委員會的通報,原因之壹是在工作中“有私下巨額經濟往來”。

騰訊,曾擔任騰訊網絡媒體拓展部和在線視頻部總監的嶽雨,犯職務侵占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數罪並罰,執行有期徒刑九年。

去年5月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近年互聯網公司涉腐反腐案件榜單》,則讓我們大致看到互聯網公司的腐敗面貌。

據統計從2010年到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行業***發生反腐事件***29起,其中京東8起,阿裏巴巴、百度各6起,騰訊3起,易果生鮮、去哪兒網、樂視、合壹集團、360集團各1起。

當然,這只是先前暴露出來的,還有大量沒有統計進去的。

比如,今年8月京東發布的壹份反腐敗公告,3名員工因接受賄賂,1名員工利用職務便利侵占公司商品,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另有16人被辭退。

2. 巨頭重拳出擊

實際上, 互聯網公司內部腐敗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更悠久,更普遍。

早在2009年有媒體曝光,京東商城采銷員工接受廠商賄賂,私自擡高進貨價謀利。

2012年7月,百度公布3名員工利用職務之便提供有償刪帖服務,被刑拘。

“淘寶小二”曾長期傳出存在受賄,甚至索賄的行為。在2012年“雙十壹”,受賄的價碼分會場15—30萬壹個坑位,主會場100—200萬不等。

這些腐敗行為,侵蝕著公司利益,也極大損害公司聲譽,所以, 互聯網巨頭們壹向各出狠招,不遺余力進行打擊。

其中,有名的莫過於劉強東。

據說,劉強東第壹次創業,開了家面館,給員工開了高工資,但是,員工勾結套走了面館的所有錢。

這次創業劉強東不僅沒賺到壹分錢,還欠了20萬的債。

所以,他對腐敗恨之入骨,在京東發誓:如果 公司懷疑妳貪了10萬塊錢,就算花1000萬調查取證,也要把妳給查出來。

京東推出的反腐表情包

阿裏巴巴在2009年成立廉政合規部,2012年設立首席風險官。而廉政合規部的負責人是阿裏巴巴十八羅漢之壹的是蔣芳。

而首任首席風險官邵曉鋒,刑警出身,獲得過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稱號,立過壹等功,2001年震驚全國的杭州富陽6·20血案就是他破的。

百度也成立“職業道德委員會”,核心成員是企業內審、檢察官、警察等職業的專業人士,可以直接向最高管理層匯報工作。

去年,騰訊、百度、京東、美團、沃爾瑪中國等14家企業成立了“陽光誠信聯盟”。在這些企業發生過腐敗事件的員工,都會被列入黑名單,聯合拒絕錄用。

“陽光誠信聯盟”成員現在已經達到203家

3. 斬草未除根

盡管有重拳打擊,但時至今日互聯網公司內部腐敗卻並未絕跡,甚至有人 前腐後繼。

這次楊偉東,倒下來。

但據爆料,有互聯網從業者正在用更“高明”的手段來非法獲取“酬勞”,比如要求行賄者用比特幣、以太幣等數字貨幣支付贓款,以免被抓住把柄。

而且,如果說百度、京東、騰訊、阿裏這樣員工幾萬,甚至壹二十萬的大公司,內部難免發生腐敗。

現在, 腐敗也出現在創業型互聯網公司裏。

在ofo小黃車成立僅僅3年後,就出現員工爆料,有區域經理每月通過虛報修車數量套取公司資金,數額從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

這些年,最強勁的風口始終在互聯網領域。

壹個本科畢業生在這行年薪二十萬起步,稀松平常。工作三五年後,很多人都能拿到大幾十萬的薪水。

像文中提到的部分高管年薪動輒幾百萬,還有不菲的股權。

相比其他行業, 更加“多金”的互聯網公司為什麽還會發生腐敗?

壹些原因很容易想到,比如,初創型企業,有***享單車企業在資本的推動下,3年裏進入多個國家地區,超過150個城市,投放了600多萬輛單車。其中,涉及到大量采購、運營業務,急劇擴張,內部管理出現漏洞也就不奇怪。

我們還能想到,對於大公司因為員工多達幾萬,甚至十幾、幾十萬人,難免有員工出於私利進行貪腐。

去年12月,華為消費者BG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滕鴻飛因涉嫌腐敗被帶走調查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阿克頓勛爵那句話: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

對於任何壹個組織,包括互聯網企業,只要它擁有某種稀缺資源(比如廣告位、訂單),相對於希望獲得這種資源的人而言,分配這些資源的員工就擁有了“權力”。

即便職位上的人不腐敗,但只要資源足夠稀缺,獲益足夠的大,就會有人去圍獵他。

況且, 人還有逐利的天性。

根治這些腐敗,健全企業內部治理,不遺余力地進行打擊,當然很重要。

但是,在披露的很多大案裏,出現了類似下面的話:

這在現階段也許不可或缺。

但卻有幾分不寒而栗、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