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有:亂砍亂伐、亂不濫殺、生物入侵。
1、亂砍亂伐:森林遭到嚴重砍伐後,涵養水源的功能消失,會使氣候變得更加惡劣,會導致洪澇、幹旱或沙塵暴的發生。由於植被被破壞,動物得以生活的環境遭到破壞,動物將遷居或死亡。
2、亂不濫殺:受利益的驅使,許多人對野生動物大肆捕殺,導致生物種類大大減少,從而引發了嚴重的蟲害,危害農作物等壹系列生態危機。
3、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的是生物隨著商品貿易和人員往來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並對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現象。生物入侵的特點是不受時間和國界的限制,並且隨著全球貿易的迅速發展和世界各地人們的頻繁交往而迅速傳播開來。
生態環境惡化原因
1、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
2、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3、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維護,對資源采取掠奪式、粗放型開發利用方式,超過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
4、歷史長期缺乏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5、過分強調工程措施,而忽視了生物措施。
6、部分生態建設項目忽視了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7、生態環境建設管理方面“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沒有認真執行。
8、部門和單位監管薄弱,執法不嚴,管理不力,致使許多生態環境破壞的現象屢禁不止,加劇了生態環境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