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愛迪生
愛迪生壹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這使他成為了別人眼裏的怪物,這使愛迪生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然而,她的母親最了解自己的兒子的興趣,她不認為兒子是不務正業。反而為兒子創立了良好的條件,給愛迪生開辟了實驗室,支持孩子的小科學實驗,從而使愛迪生的發明智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終於發明了白執電燈泡,電報機,留聲機等,並發現了熱電子發射現象。
二、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是第壹位登陸月球的第壹人。小時候,他是壹個善於幻想的孩子,但他的母親從來不打擊他的積極性,壹次,他的媽媽在廚房洗碗,他在後院蹦蹦跳跳的玩耍,母親問他:“妳在幹嗎?”他說:“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他的媽媽聽後沒有像其他孩子的家長那樣潑孩子冷水,也沒有罵他,或者說:“不要淘氣,快停下來。”之類的話。而是說:“好!不要忘記回來哦!”阿姆斯特朗就是在這樣的輕松的環境下長大的,他終於成為登陸月球的地球第壹人。
三、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6歲那年,由於整日同壹群調皮孩子在壹起,致使幾門功課不及格。壹個周未的早晨,愛因斯坦正拿著釣魚竿準備和那群孩子壹起去釣魚,父親叫住了他,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愛因斯坦,妳整日貪玩,功課不及格,我和妳母親很為妳的前途擔憂。”
“有甚麽好擔憂的?傑克和羅伯特他們也沒及格,不照樣去釣魚嗎?”
“孩子,妳千萬不能這樣想。”父親充滿關愛地望著愛因斯坦說:“在我們故鄉流傳著這樣壹個寓言,我希望妳能認真地聽壹聽。”
“有兩只貓在屋頂上玩要,壹不小心,壹只貓抱著另壹只貓掉到了煙窗裏。當兩只貓從煙窗爬出來時,壹只貓的臉上沾滿了黑煙,而另壹只貓的臉上卻幹幹凈凈。幹凈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臟又醜,便快步跑到河邊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幹凈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幹凈的,就大遙大擺到街上閑逛了。”
“愛因斯坦,誰也不能成為妳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
愛因斯坦聽後,羞愧地放下魚竿,回到自己的小屋裏。
從此,愛因斯坦時常拿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和影照自己,並不斷地自我暗示:我是獨壹無二的,我沒有必要像別人壹樣平庸。這就是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愛因斯坦的原因。
四、達爾文
羅伯特·達爾文,1809年2月生於英國希魯茲別利,袓父和父親都是醫生。達爾文的母親蘇珊是制陶商的女兒,她不但和藹可親,而且很有見識和教養。她喜歡栽培花卉和果樹,時常利用各種機會培養達爾文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同時她又很有耐心,十分愛護他的好奇心,每逢孩子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傻”問題時,她從不橫加指責,而是十分高興地耐心給予解答。正是母親的這份愛心和賞識,使達爾文對生物、對他所生活的這個奇妙的生命世界產生了最初的興趣。
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年幼的達爾文把家裏的花房、花園和門前大河兩岸的綠色世界當成了自己最早的課堂。他不但天生喜愛動物,還喜歡收集各種植物、貝殼和礦物的標本。他時常獨自坐在河邊或塘邊,靜靜地註視著水下的遊魚和緩緩流動的河水。在母親的悉心指導下,他學會了怎樣根據花蕊來識別花草,怎樣記住各種花草和樹木的名稱。隨著對生物了解的不斷加深,他對生物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
童年在無憂無慮中過去了,母親的關愛、賞識和耐心引導,使達爾文產生了對生物興趣的萌芽。也正是得益於母親耐心的教導和訓練,他那良好的觀察能力、敏銳的思維能力為他曰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母親的贊美和賞識,在達爾文的心裏種下了科學的種子,正是母親循循善誘的教導,激發了達爾文探求未知世界的欲望。可以說,如果沒有母親最初的對達爾文的好奇心的賞識,那麽,也許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不會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