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雨陳與義

雨陳與義

陳與義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觴恨醉遲。

燕子不禁連夜雨,海棠猶待老夫詩。

天翻地覆傷春色,齒豁頭童祝聖時。

白竹籬前湖海闊,茫茫身世兩堪悲。

此詩作於建炎三年(1129),時作者居留巴陵。

“巴陵二月”,巴陵即嶽陽,範仲淹《嶽陽樓記》: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作者亦以遷謫居之。二月春半,寒仍料峭,加之湖上風狂,客中自不勝此,故雲“客添衣”。而“草草杯觴”不能盡飲,“恨醉遲”,蓋寒未退而愁不勝也。況又連夜風雨! 燕子無知,已感不禁,而況於人! 但海棠獨能經此而不謝,意豈在待老夫之詩! 本為料斷而以肯定語出之。以“猶待”應“不禁”,壹否定,壹肯定,互相對襯,足見海棠亦似有情,不獨如陳思《海棠譜》所雲“風姿艷質”而已。宜乎東坡句雲: “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杜甫詩無詠及海棠者,後人因有“海棠雖好不題詩”之句,海棠當有遺憾矣。“老夫”,作者自謂,老夫詩,出杜甫《遣興》“誦得老夫詩”句。唐宋詩人往往年方壯而稱老,亦習尚使然。詩以海棠與燕子為對,誠如紀昀所謂壹屬題外,壹屬題內,而“不覺添出,用筆靈妙。”蓋燕子、海棠,均宜二月。春暮,壹則北歸,壹則零落矣。範成大《賞海棠》雲: “燭光花影兩相宜,占斷風光二月時。”裴廷裕《蜀中登第》雲: “海棠當戶燕雙雙。”燕子多情,軟語依依;海棠艷麗,於人有待,並攝入詩,相映成趣。“天翻地覆”句,由“連夜雨”逗出,亦如紀昀所雲: “此南渡後,故有……(此)四字。” “齒豁(落)頭童(發脫)”,語出韓愈《進學解》: “頭童齒豁,竟死何裨。”此句則由“老夫詩”引來。春色可傷,“聖時”宜祝,豈可無詩! 羅大經於此以為“值靖康之亂,崎嶇流落,感時恨別,頗有壹飯不忘君之意”。此說不為無見。然而,面對白竹籬外廣闊的大湖,此身如萍,飄泊無所;而時局又如浩渺滄波,起伏不定,均足深悲,又何以為祝呢? 無限沈郁之懷,仍以頓挫出之,語近而意遠。

詩的前四句以寫景為主,而景中有情;後四句則以抒情為主,而情中有景。前四句皆題內語,後四句則似題外語。然而前者蓋為後者設勢,而後者則又處處回應前者。“白竹籬前”句,正應“巴陵二月”句;而“茫茫身世”句,乃又由此時此地為客而來。“兩堪悲”,乃所以“恨醉遲。”如此身世,愈清醒,愈痛苦;沈醉乃所以解除痛楚之壹法。然而這對懷念家國之深如作者壹樣的詩人來說,要與世人***醉是不可能的。故詩至此便戛然而止。全詩渾然壹體,不可割裂。而聯與聯、句與句間,意既相連或相對,而皆以轉折、頓挫之筆出之。詩意愈轉愈深,亦愈轉愈廣。紀昀以為“意境深闊”,良當。

紀昀:意境深闊。題外“燕子”對題內“海棠”,不覺添出,用筆靈妙。

此南渡後詩,故有“天翻地覆”四字。許印芳:旁及“燕子”,而措語撇得開,只算請壹陪客,故不覺其添出。(《瀛奎律髓匯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