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課程主要分三類:
1.基本知識類: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科學研究理論與方法、高爾夫概論、高爾夫歷史與文化、休閑體育管理、高爾夫技術原理與實踐、高爾夫運動競賽組織與管理等;
2.高爾夫俱樂部管理類:現代高爾夫經營管理學、體育經紀人概論、人力資源開發管理、體育社會學、旅遊學概論、高爾夫企業市場營銷與策劃等;
3.高爾夫場地管理類:現代高爾夫草坪科學、植物學、高爾夫球場設計基礎、現代高爾夫球場設計學原理等。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不斷改變,追求休閑、時尚成為大多數人選擇的生活方式,高爾夫作為健身、時尚的新型消費品,必然受到人們的青睞。據統計, 到 2002 年 9 月份為止, 中國的高爾夫球手已達 10 萬人之多,(其中未包括香港的 12 萬球手) , 消費者市場需求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另有數據顯示,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估計有 50 萬高爾夫人口,其中成年男子約為 37.5 萬人,成年女子約 10 萬人,另有大約 2.5 萬人為青少年。可見,我國高爾夫人口的增長還是比較明顯的。
由萬事達國際組織和中國國情研究所***同進行的壹項研究表明:年收入超過 2.1 萬美元,人們便開始加入高爾夫運動。按照這壹數據推算,我國的高爾夫人口遠遠沒有達到這個要求,說明我國擁有巨大的亞高爾夫消費人口,還有很大的市場開發空間。專業球童的待遇年薪在20萬左右,教練年薪在80萬左右,專業的草坪管理員年薪在50萬左右,可見高爾夫行業的前景之大
高爾夫賽事和運動水平顯著提升
高爾夫賽事的規模和性質、高爾夫競技運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壹個國家高爾夫運動發展程度的標誌,高爾夫賽事還是推動高爾夫運動開展的重要杠桿。截止目前為止,在中國高爾夫協會的支持和協助下,我國已成功舉辦了高爾夫賽事大小數十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於 1995 年舉辦的第 41 屆高爾夫世界杯決賽,開創了我國舉辦大型高爾夫賽事的先河。各地區高爾夫俱樂部也紛紛引進和舉辦規模不等的高爾夫賽事,如 VOLVO 中國巡回賽、尊尼獲加高爾夫超級巡回賽、別克中國巡回賽等。
2007 年,第 53 屆高爾夫世界杯和中國首屆高爾夫俱樂部聯賽的成功舉辦,更為我國高爾夫運動的發展註入了新鮮血液。雖然起步比較晚,我國的高爾夫運動水平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湧現和培養出壹批優秀的高爾夫運動員。如被譽為“中國高爾夫第壹人”的張連偉,多年馳騁高爾夫界,成為中國第壹個在高爾夫重大賽事中奪冠的高爾夫運動員,為我國高爾夫運動水平的提高立下了汗馬功勞。
現今的後起之秀梁文沖更是錦上添花,多次出征高爾夫賽事,也是戰果累累。二者還在 2007 年11 月的第 53 屆“歐米茄觀瀾湖高爾夫世界杯”賽上***同演繹“連打帶沖”,取得了第 11 名的好成績,這也是我國運動員在高爾夫世界杯賽事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績,為國家贏得了榮譽,這說明我國的高爾夫運動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
(1)大力發展高爾夫教育,培養高爾夫專業人才,以促進高爾夫球在我國的發展
(2)高爾夫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仍然是供不應求
(3)高爾夫專業的市場前景很樂觀,這讓我們有信心
(4)高爾夫專業方向的人才在未來將成為“搶手貨”
高爾夫特有的綠色、高雅、健康、陽光的文化,使高爾夫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關註,並吸引了社會各界成功人士的積極參與。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爾夫球場已經成為高級商務談判的重要場所,全國高爾夫球場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興起,隨著高爾夫行業發展日趨成熟與規範,對高爾夫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畢業生進入精英匯聚的高爾夫行業也成為壹種時尚與潮流。中國現有高爾夫球場400多家,高爾夫練習場3000多家,未來十年,中國高爾夫球場的數量將增加到1000家,每家高爾夫球場需要經營管理人才300-400人,可想而知社會對球童專業人才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由於目前國內高爾夫專業人才匱乏,只要妳接受過高爾夫培訓,妳就有機會進入高爾夫這個朝陽行業,為妳的職業生涯快速達到成功的彼岸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