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最有名的詩是《長恨歌》,全名叫做《漢宮秋》。
《長恨歌》又名《漢宮秋》,是唐代著名女詩人上官婉兒所作的敘事長詩,全文***三百余句,是壹首兼有抒情和敘事功能的詩歌傑作。《長恨歌》以觀察宮廷政治和女性之命運為主要內容,以長達40年的逐漸衰敗的唐朝宮廷為背景,通過女主人公楊貴妃的生平和故事,為人們呈現了富有傳奇色彩和戲劇性的唐朝宮廷風貌和李隆基、楊玉環之間悲壯動人的愛情故事。
《長恨歌》的開篇是描述長安城的景色和李白的離去,緊接著刻畫了李隆基和楊貴妃的相識相愛,以及楊貴妃的情感和容貌。詩中以盛唐和調和為背景,為我們展開了楊貴妃在宮廷生活中受到的冷遇、妒忌與指責,渲染了當時宮廷的搶奪和鬥爭。也表現了楊貴妃在其晚年的孤獨悲壯,真正地反映了她那種國仇家恨和個人史詩的愛情,格外強化了長恨綿壹無盡的情感氛圍。
特點
1、時代背景豐富:《長恨歌》作於唐朝中後期,描寫的是唐玄宗晚年、安祿山叛亂之後的國家和社會境況。在這壹背景下,楊貴妃的故事更具有反映時代變革和女性命運的深刻意義。
2、敘事性和抒情性並重:《長恨歌》以楊貴妃的壹生為線索來展開敘述,懸念叢生,情節緊湊,情感敘述細膩感人。也抒發了作者的愛國情懷和痛苦心態,具有抒情性。
3、形式上獨具匠心:《長恨歌》采用了長篇散曲的形式,藝術上融典、筆力與語言於壹體,用細膩而含蓄的言語表現出楊貴妃在宮廷中的起伏和遭遇,折射出當時女性的處境,更運用詩歌藝術的表現手法,形成了恢弘壯觀、悲情悠長的藝術感染力。
4、具有時代思想的呈現:《長恨歌》訴盡詩人對楊貴妃的同情和愛慕,表達了對當時朝政的不滿、對統治者的反思以及對生存境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