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壹九,耕牛遍地走”,這句話的意思是大雁已經從南方歸來,農家也開始耕地。
數九歌中,壹九二九不出手,這個時候天氣還沒有真正開始變冷,三九四九冰上走指的是氣溫已經比較低了,開始變冷。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這個時候氣溫開始回暖,河邊的柳樹開始發芽。數九歌是漢族民間諺語,也是廣為流傳的冬至農民歌謠,這首歌謠生動形象的記錄了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變化情況,表達了農事活動的壹些規律。
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極數,是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壹日,也就象征著春天已經到來。從冬至開始,中國進入了九寒天,數九對我國北方,尤其是黃河中下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壹首民謠。
民間諺語摘抄
1、田養豬,豬養田
以前農民家家戶戶都養豬,有多余的糧食、剩飯剩菜,可以用來養豬,豬糞又可以當作農田的肥料,良性循環,這才是有機農業。
2、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讀不懂,是因為下的功夫不夠,只要反復去讀,讀得遍數多了,其中的含義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3、愛徒如子,尊師如父
古人尊師重教,師生如父子。師父愛護徒弟就像愛護自己的子孫晚輩壹樣,徒弟尊重師父就像尊重父輩壹樣。
4、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
俗話說“窮家難舍”,外面的條件再優越,環境再好,也不如在自己的家裏好。
5、貧不學儉,富不學奢
貧窮的人,由於生活所迫,不用去學,也會懂得儉樸節約過日子。有錢的人,不用教他,也會知道怎樣奢侈揮霍。
6、救了落水狗,反被咬壹口
幫助別人,也需要智慧,如果幫助的是壞人,就有可能反過來被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