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少兒的格林童話故事?

少兒的格林童話故事?

源自於民間的格林童話自其誕生以來經歷了壹系列轉變,從最初的口頭文學變為書面文學,再由書面文學變成影視作品和文化商品,最後借助新媒體成為當代大眾文化的壹部分,實現了對自己本質的回歸。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篇壹:麥草,煤塊和豆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壹座村子裏住著壹位貧窮的老太太。壹天,她摘了壹盤豆子,準備煮熟了吃。

她在爐子裏點上火,為了讓爐子燒得快壹點,她生爐子的時候用了壹把麥草。

當把豆子倒進鍋裏時,她沒有註意到壹粒豆子掉了出來,落在地上的壹根麥草旁。

不壹會兒,壹塊燃燒的煤炭也從爐子中跳了出來,落在它倆的旁邊。

於是,麥草開口說:“親愛的朋友們,妳們從哪裏來呀?”

煤塊答道:“我總算幸運地從火裏跳出來了。要是我沒有使勁跳出來,我必死無疑,壹定會被燒成灰燼。”

豆子說:“我也成功地逃了出來,可要是那老太太把我倒進了鍋子,我肯定會像我的夥伴們壹樣,被她毫不留情地煮成濃湯。”

“難道我不是不幸中之萬幸嗎?”麥草問,“那個老太太把我所有的兄弟塞進爐火裏,變成了輕煙。她壹把就抓住了六十根,要了它們的命。幸好我從她的指縫裏溜掉了。”

“可我們現在怎麽辦呢?”煤塊問。

“我覺得,”豆子回答,“既然我們都幸運地死裏逃生,我們就應該像好夥伴壹樣團結在壹起。為了避免在這地方再遭到厄運,我們應該離開這裏,到別的地方去。”

另外兩位都覺得這是壹個好主意,於是它們便結伴而行。

沒過多久,它們來到了壹條小溪邊,小溪上既沒有橋,也沒有跳磴,它們不知道該怎麽過去。

麥草靈機壹動,說:“讓我橫躺在小溪上,妳們可以像過橋壹樣從我身上走過去。”

麥草說著便把自己的身子從小溪的這壹邊伸到了另壹邊。

煤塊性子比較急,立刻大著膽子走上了這座剛剛搭好的橋。

可是它走到橋中間時,聽到溪水在腳下嘩嘩地流淌,不由得害怕起來,站在那裏不敢往前走。

這下麥草燃了起來,斷成兩截掉進了小溪。煤塊跟著掉了下去,碰到水發出噝的壹聲,就送了命。

豆子壹直謹慎地呆在岸上,看到這情景不由得放聲哈哈大笑。

它笑呀笑,笑得裂開了自己的肚皮。它本來也許就這樣完蛋了,但幸運的是,壹個外出找活幹的裁縫正好坐在小溪旁休息。

這位裁縫心腸很好,取出針線把它的肚子縫在了壹起。

豆子好好地謝了裁縫,可由於裁縫用的是黑線,所以豆子的身上至今還留有壹條黑縫。

篇二:麥穗的故事

遠古時代,當上帝親自巡視大地時,土地的產量比現在高得多。

那時,麥穗不只結五六十粒,而是四五百粒,麥稈從頭到腳長滿了麥粒,稈有多長,穗就有多長。然而人類是如此的淺俗,他們生活豐裕時,就不再珍惜上蒼的恩賜,以致變得漫不經心、大手大腳。

壹天,壹位婦女路經壹片麥地,她的小孩在她身邊跑著,壹下跌進了泥坑裏,弄臟了小衣服。於是,這位母親扯下壹把漂亮的麥穗,用它擦凈了衣服。

碰巧上帝從這兒經過,見到這情形他非常生氣,說:“從此麥稈不再結穗,人類不配再獲得上蒼的賜予。”

周圍的人聽到這話嚇壞了,紛紛跪下,祈求上帝仍留些麥穗於稈上,即使人類不配這壹恩賜,但是為了那些無辜的家禽,求上帝開恩,否則它們就會餓死。

上帝預見到人類的苦難,可憐他們,答應了這壹請求。於是麥穗留了下來,就像現在生長的這樣子。

篇三:母狼高司普和狐貍

有壹只母狼生了壹只小狼,於是請來狐貍當教父。

母狼說:“總之,狐貍是我們的近親,見多識廣而且頭腦聰明;它能教好我兒子,幫他在世界上生存。”

狐貍裝得很誠實地說:“親愛的高司普太太,感謝妳對我的尊敬,我也要同樣對待妳,不辜負妳的期望。”

在宴席上,他非常高興地盡情大吃,然後對狼媽媽說:“親愛的高司普太太,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們吃得好吃得飽,這樣他們才能長得結實強壯。我知道有個羊圈,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搞到壹塊肥肉來。”

狼壹聽,覺得不錯,於是跟著狐貍來到農莊。

它指著遠處的壹群羊說:“妳可以輕易地悄悄溜進去,我到另壹邊看看能不能抓只雞回來。”

其實它沒去另壹邊,而是在森林的***處坐了下來,伸直了腿腳休息。

母狼爬進羊圈,裏面壹只狗狂叫起來。

農夫聽到了跑出來,逮住了母狼高司普,而且將壹盆準備用來洗衣服的強堿性的水潑在了它身上。

母狼總算逃出來了,那只狐貍卻假裝很哀傷地說:“哦,親愛的高司普太太,我真是不幸。農夫抓住了我,把我所有的腳指頭都打斷了。如果妳不願意看著我躺在這裏死去,那妳就背我回去吧。”

母狼盡管自己也只能慢慢地走,可它很關心狐貍,把它馱到了背上,把這個沒病沒痛的教父背回了家。

這時,狐貍對母狼說:“再見,親愛的高司普太太,願妳吃上壹頓精美的烤肉。”它開心地笑著走了。

《母狼高司普和狐貍》的讀後感

《母狼高司普和狐貍》這個故事中狐貍表面上很誠實,內心卻是無比陰險狡詐,總想著任何事情都能坐享其成。

作為年輕人不要指望坐享其成,而是接過老壹代人的接力棒。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壹個人並不能因為諸如貧窮、殘疾等因素而向人搖尾乞憐,所謂“嗟來之食”,其實際意義也不過是壹紙出賣靈魂的“賣身契”。

作為壹個中國人,更應該明了並繼承這種勇往直前、不畏不懼的奮鬥精神。要奮鬥,還需要堅強的意誌。因此,就離不開苦難即逆境的作用。

當然,也並非苦難才能使人意誌堅強,事實證明,苦難是磨練意誌的最好方法。愛迪生曾說過:“天才=1%的天分+99%的汗水。”由此可見,壹個人要取得成功,主要是靠奮鬥。

我們不可能奢望誰會在我們饑餓時送來美味佳肴,那是無助,疑慮,恐怖,甚至憎惡。要想不被餓死,就得握緊拳頭去奮鬥,去拼搏那壹份屬於妳的未來。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