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底,紀念毛澤東同誌誕辰120周年組委會接到相關部門的指示:要抓緊設計“毛公寶鼎”。由於中國鑄鼎歷史源遠流長,不同朝代的鼎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那麽,為紀念毛澤東同誌的寶鼎,在群星璀璨的中國傳世寶鼎中,甄選哪尊寶鼎作為意義引申和鼎型設計範本?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文物學會、中國科技考古學會、中央美術學院等權威機構的支持下,組委會邀請了國內壹流青銅考古專家、文博專家、著名雕塑家、青銅收藏家、青銅鑄造專家,組成了寶鼎設計小組。歷時半年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甄選了中國周朝盛世時期的毛公鼎和大盂鼎作為寶鼎的創意設計範本,寶鼎設計在團結緊張、莊重嚴肅、嚴謹慎微的氛圍中進行著。
寶鼎整體設計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孔祥新、中國國家博物館著名青銅專家杜廼松、故宮博物院科技部原主任曹靜樓、中央美術學院雕塑家孫偉、新疆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於誌勇領銜開展創意設計。專家們參照博物館珍藏青銅鼎實物,依據資料進行寶鼎紋飾設計,同時由青銅鑄造專家李保平組織雕塑工藝師進行1:1鼎模塑形。
鼎禁(基座)參照商周青銅禁進行創意設計。“禁”,是我國古代青銅器中壹種案形承尊器,是商周時期貴族在大型慶典或宴餉時置放酒器的用具。用鼎禁(基座)承尊寶鼎,風格融合,意義深厚。
從創意設計開始,到修稿定稿,塑形鑄造,專家們數番交流研討,不厭其煩的修改調整,耗時數百個晝夜,終於大功告成,“毛公寶鼎”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