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潘安到底是何許人也?他真的超級美嗎

潘安到底是何許人也?他真的超級美嗎

潘安之美傾動全城 “他有非凡人氣,壹生愛美成癖,不折不扣的才子;他出世又入世,眉目如畫的美男子,春風得意,時代的萬人迷。”這是壹首歌的歌詞,由好男兒李熠霖演唱,歌名就叫《潘安》,也就是西晉時期著名的美男子。 雖然被稱為“中國第壹美男子”,但在史書中,潘安的美雖然是天生的,但他本人是否“愛美成癖”,並無從考證。而“非凡人氣”、“時代的萬人迷”來形容潘安,倒也不算失實。 那麽,潘安究竟有多美? 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寫了壹本《世說新語》,其中有壹篇《容止》,專門寫美男子的儀容。其中,潘安就占了極大篇幅:“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縈之。”劉孝標註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潘安之美在正史上亦有多處記載,如《晉書潘嶽傳》:“嶽,美姿儀”;《文心雕龍》中寫道“潘嶽,少有容止”。 這些話從不同側面表達了相同的意思:潘嶽長得太俊美了。他年輕時,拿著彈弓,坐車到洛陽城外遊玩,女孩子們見了他,都不由得圍著他。而老女人們見了他,就用水果投擲他,這樣,當潘嶽回家時,總是滿載而歸,這就是著名的“擲果盈車”的來歷。 這裏的潘嶽,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他表字安仁,全名應是“潘安仁”。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利鎖說,古代文章比如駢體文和詩歌,為了對仗押韻、省字,把仁字給省略了。而民間說法則是,因潘安曾侍奉中國歷史上最醜最荒淫最無恥的皇後賈南風,德行操守愧對“仁”字,因此後人省略壹字,稱為“潘安”。 中牟縣史誌辦的王曜卿曾考證,歷代詩詞中,首次使用“潘安”者是唐代杜甫的《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衛玠(公元285~312年)是和潘嶽同時代的另壹個美男子,因此,可以斷定這裏的“潘安”就是潘嶽;在說唱文學裏,首次出現“潘安”之名的則是唐代的《敦煌變文》;戲劇中使用“潘安”更晚。 潘安小名檀奴,因為他長得美,在後世文學中,“檀奴”、“檀郎”、“潘郎”等都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詞。韋莊寫了壹首《江城子》詞:“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在王實甫的《西廂記》裏,也提到“看妳個離魂倩女,怎發付擲果潘安” 。李後主的詞《壹斛珠》中言道:“嚼爛紅蘋,笑向檀郎唾。” 讓人噴飯的是,在《晉書》中還記載了兩個醜才子的小故事。壹個叫張載,也是名重壹時的文學家。他“甚醜,每行,小兒以瓦石擲之”。另壹個人叫左思,“左太沖(即左思,字太沖)絕醜,亦復效嶽遊遨。於是群嫗齊***亂唾之”,壹個被人扔磚頭瓦塊,壹個被人吐唾沫,結果這兩人都“萎頓而返”。看來,愛美之心,從古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