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覺得電影《狼圖騰》為什麽能引起巨大爭議?
《狼圖騰》的作者極其荒謬地將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對立起來,將遊牧生活方式與農耕生活方式對立起來,賦予前者以想象出來的具有永恒意義和普遍意義的先進性,又將這種先進性“使情成體”地具象化到狼的身上。作者自認為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參透了歷史背後的玄機。他在小說最後的乏味、冗長的“理性探掘”中說:“我總算用遊牧民族狼圖騰這把梳子,把中國史家用儒家精神故意弄亂的歷史重新梳通了。”(,第396頁)他把影響歷史發展的復雜因素簡化為“狼圖騰”和“羊圖騰”的簡單對立。他通過假想和猜測,將狼神化為草原民族的精神圖騰,進而將它當作全人類都應該崇奉的精神圖騰:“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從未中斷,這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世界文明歷史中的奇跡,而奇跡背後的奇跡卻是歷史更久遠、而又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狼圖騰之所以成為西北和蒙古草原上無數遊牧民族的民族圖騰,全在於草原狼的那種讓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強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這種偉大強悍的狼圖騰精神就是中華遊牧精神的精髓,它深刻地影響了西北遊牧民族的精神和性格,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也深刻影響了全世界。”(第377頁), 《狼圖騰》的作者通過賦予狼以偉大的精神和高貴的品質,來完成自己的虛幻的文化烏托邦建構。這是壹種具有侵略性質和法西斯主義傾向的文化情緒和價值主張:以狼為師,率獸食人,只求成功,不講道義。它把強權和蠻勇當作文明進步的動力,但卻忘記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文明進步,必須符合人道原則,是有著可靠的價值指向和健全的道義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