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荀子簡介

荀子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擴展資料:

傳世名言

《勸學》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天論》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勸學》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大於無禍。——《勸學》

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勸學》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勸學》

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勸學》

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勸學》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勸學》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

跬步而不休,跛鱉千裏;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勸學》

無冥冥之誌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勸學》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勸學》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勸學》

史籍記載

荀卿,是趙國人。五十歲的時候才到齊國來遊說講學。? 鄒衍的學說曲折誇大而多空洞的論辯;鄒奭的文章完備周密但難以實行;淳於髡,若與他相處日久,時常學到壹些精辟的言論。? 所以齊國人稱頌他們說:“高談闊論的是鄒衍,精雕細刻的是鄒奭,智多善辯,議論不絕的是淳於髡。” 田駢等人都已在齊襄王時死去,此時荀卿是年最長,資歷深的宗師。

當時齊國仍在補充列大夫的缺額,荀卿曾先後三次以宗師的身分擔任稷下學士的祭酒。後來,齊國有人毀謗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國,春申君讓他擔任蘭陵令。 春申君死後,荀卿被罷官,便在蘭陵安了家。李斯曾是他的學生,後來在秦朝任丞相。

荀卿憎惡亂世的黑暗政治,亡國昏亂的君主接連不斷地出現,他們不通曉常理正道卻被裝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信奉求神賜福去災,庸俗鄙陋的儒生拘泥於瑣碎禮節,再加上莊周等人狡猾多辯,敗壞風俗,於是推究儒家、墨家、道家活動的成功和失敗,編次著述了幾萬字的文章便辭世了。死後就葬在蘭陵。

後世紀念

荀子紀念館

荀子紀念館,是2014年根據文獻記載復原的景觀,位於中國河北省邯鄲市壹條歷史文化街區串城街。建於2013年,2015年前完工。這個建築是為了紀念邯鄲荀子而建。

百度百科-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