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定石膏像在畫紙上的位置,在頭像視線的前方應留有較大壹些的空間,用長直線定出頭像的基本比例。落筆先找點,如外輪廓上下左右四個突出點,再連線成形後,定出頭頂到下巴,下巴到底座上面再至底面的幾段比例,定出頭部寬度、胸骨上窠的位置、底座寬度等比例關系。
2、勾畫出頭部大的形體結構和比例關系。善於運用垂直、水平、延長等輔助線,找準這些直線的傾斜角度即每個轉折點的位置。
3、鋪大體明暗階段應該註意虛實、層次關系。粗略區分受光部與背光部、主體和背景之間的明暗關系,根據明暗交界線,用大的塊面概括列象,使畫面初步形成大的明暗立體效果。
4、深入刻畫階段,壹般部從暗部最重的調子部分開始,由明暗交界處向亮部過渡,畫出半明半暗的中間調子,深入刻畫的意義是盡可能充分地表現對象,在理解的基礎上深入,在整體關系中控制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