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

 作為壹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壹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認識鐘表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義課標實驗教材壹冊第91~95《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知識點:通過觀察及自身的嘗試活動認識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時針走壹格時,分針要走壹圈。)掌握整點的含義;知道整點時鐘面指針的規律。

 2、訓練點: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比較熟練地認鐘面表示的時刻。

 3、創新點: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教學重點:

 熟練的認時刻;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教學難點:

 整點和半點時鐘面指針的規律。

 教學環境設計:

 1、人手壹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2、反映學生壹日生活內容的作息時間表(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3、動畫課件壹個,教具鐘面模型壹個。

 教學過程:

 壹、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嘗試欲望,揭示課題

 1、引入: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嗎?請看大屏幕。

 2、出示雄雞打鳴的動畫。猜猜,雄雞打鳴了人們會幹什麽呢?

 3、揭示課題:雄雞打鳴可以告訴人們時間,還有什麽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壹起來“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的自主活動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1)用獎勵的形式發給每個小組壹個鐘來玩。(鐘面只有刻度、時針、分針、秒針)

 (2)要求:在玩的時候,可以看看鐘面上有什麽?再撥動鐘後的按鈕,看看妳又發現了什麽?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鐘,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匯報玩鐘時的觀察結果。

 (1)剛才小朋友玩了鐘,妳們發現了什麽?

 (2)妳能指給大家看看嗎?(學生自己展示)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發現了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跟我說:時針。較長的——分針,說壹次: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撥動鐘後的按鈕,還發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

 5、鞏固認鐘面:真能幹!指針說名稱。

 三、整時的教學

 1、區別鐘面:換壹個有12個數的鐘。

 這個鐘面和剛才的鐘面比較,多了什麽?對,這個鐘面上多了12個數,它們是用來記錄刻度的。

 2、認識實物鐘面上的時刻。

 鐘由12點轉到1點,提問:妳發現了什麽?(時針走壹格,分針走壹圈。能說出來更好,不能說出也沒有關系。)鐘面表示的時刻,妳知道嗎?鐘由1點轉到2點,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多少?

 3、出示3個模型鐘面,進行整時認識。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 2

 教材簡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壹年級上冊84——85頁,本節課主要是學生認識整時的情景題材,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說教法學法:

 這壹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壹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註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壹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想壹想、數壹數、說壹說、比壹比、寫壹寫、撥壹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2、在認識時針、分針,撥壹個具體的時刻等學習活動中,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用幾時和大約幾時來表述生活中的時間問題,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整時的認讀方法。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準備

 媒體課件、有時針、分針的鐘面模型,無分針、時針的模型

 學具:每人準備壹個可以撥的學具鐘

 教學過程

 壹、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公雞啼,小鳥叫,太陽公公出來了。喜羊羊和懶羊羊要起床來上學了,可是呢,喜羊羊早早地準備好了去上學,也想叫懶羊羊壹起去,但是懶羊羊還在被窩裏不想起床。就這樣,懶羊羊上課總是遲到,小朋友們,妳們有什麽好辦法,讓懶羊羊上課不遲到呢?

 2、小朋友們真聰明!對,我們可以送個禮物給懶羊羊,但是這個禮物是什麽呢?就是鐘表。

 3、鐘表王國裏的兄弟姐妹可多了呢,妳們想去鐘表大世界裏看看嗎?(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4、喜歡這些鐘表嗎?那我們現在就和他們交朋友。(板書課題)

 5、妳已經了解了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呢?妳還想和小夥伴們交流哪些有關鐘表的知識呢?(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通過壹年級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來引出本課要學習的鐘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各種各樣的鐘表在音樂中播出,拓寬了學生對各種鐘表的認識。)

 二、借助經驗,認識鐘面

 (壹)認識鐘面:

 1、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老師要變了,(出示鐘表面圖)睜開眼睛,這是鐘表的面,仔細觀察,鐘表面上有些什麽?(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

 2、交流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引導)

 (1)鐘面上有數字。

 引導:請小朋友指好自己學具鐘上的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壹起讀壹讀。

 (2)鐘面上有針。

 引導:妳的鐘面上有幾根針老師的鐘上有幾根針

 引導:比較壹下這兩根針。

 配畫外音:我的身子長,我叫分針,我的身子短,叫時針。

 誰來指壹指這鐘面上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同桌互相在學具鐘上指壹下)

 這根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畫壹下。

 說明:時針和分針走的方向是壹樣的。

 (3)有12大格,每個大格裏有五小格。

 (設計意圖:對於鐘面上有些什麽的交流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引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認識了鐘面,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84頁情景圖)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誰能說壹說這是什麽時間?圖上的人在做什麽?

 生說:這是早上7點,媽媽在叫孩子起床。

 師:這個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發生在妳們的身上啊?(生說略)我們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師引導:7點在書面上表示叫7時。

 師:誰能說壹說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

 生說: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師:妳真是個愛觀察的好孩子。

 2、為了表揚妳,老師送妳壹張遊樂場的入場券,讓妳帶上我們壹(!)班的小朋友們壹起去玩玩吧。

 師:這個遊樂場的項目是限時開放的,我們先看看這些遊戲項目的開放時間吧。

 師:誰知道過山車的發車時間呢?

 (生:8點、8點鐘、8點整等)

 師:剛才妳說的8點,8點鐘,8點整,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說法。在數學上準確的說法是八時。(板書:8時)誰會說?

 請幾個學生說“八時”

 師:誰知道海盜船幾時開始?

 (生:3時)(板書:3時)

 請全班齊讀三次。

 師:再來看開心樂園是幾時開始的?

 學生個別說,全班說。

 3、妳們真聰明!已經會看時間了。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妳發現了什麽?三個鐘面有什麽***同的特點嗎?學生觀察,同桌互相找壹找,說壹說。

 師小結:像這樣,分針指向12的時刻都是整時。(板書:整時)到底是幾時呢?我們還要接著看時針,,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設計意圖:讓數學走近生活實際,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促使學生在生活經驗中搜集信息,體驗到數學存在於生活之中,感悟數學的作用,體驗數學的樂趣。)

 四、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鐘面,現在就讓我們玩個找朋友的遊戲!

 (1)屏幕出示,蘋果鐘:“我的朋友在哪裏。”(鐘面指著2時)

 生:妳的朋友在這裏(用學具鐘撥同壹時間)

 (出示小貓鐘、小狗鐘跟以上的教學方式壹樣)

 (2)小組撥鐘練習:壹人說時間,其他三人進行撥鐘練習,並相互檢查。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鐘面上整時的認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

 (3)時間表示法

 師:同學們果然沒讓老師失望,現在啊,老師又給妳們帶來壹位好朋友—小明,妳們歡迎他嗎讓我們走進小明的生活,看壹看他壹天什麽時間都在做什麽(出示課件)

 我們知道了小明壹天的時刻表,那我們怎麽樣把他壹天的時刻表寫下來呢?

 小結:我們看到小明在7時時,在刷牙。我們可以用7時表示。還可以用7:00表示。那第壹種方法是普通計時法,是幾時就在幾的後面寫壹個“時”,第二種方法是電子計時法,是幾時就在左邊寫上數字幾,中間寫兩個小圓點,右邊寫上兩個“0”。

 2、生在書上寫,師巡視指導2種寫法。

 (設計意圖: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

 3、指名反饋,7時起床;9時看書;10時課間休息。12時吃午飯,6時看動畫片,9時睡覺。(大屏幕演示)

 4、師:哎,老師有壹個小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壹下的:大家看,兩個都是9時,但是小明做的事情卻不壹樣,那是為什麽呢?

 生:壹個是早上9時,壹個是晚上9時。

 過渡:小明壹天的時間安排得真是井井有條啊!相信同學們也會把自己的壹天安排好的,做壹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設計意圖:小明的作息時間表貼近學生的生活,吸引了學生,通過這壹扣人心弦的生活中熟悉、具體的誤會,使學生明白地感受到“時針壹天走兩圈”。)

 五、質難疑問,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同學們有哪些收獲?有哪些疑問?

 同學們想了解的知識可真多。每個小朋友為自己設計壹個快樂的星期天。希望每個小朋友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我能讀”和“我能問”,培養學生在讀中思,在思中讀,匯報自己的收獲,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設計讓學生學會合理利用時間,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六、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時針(粗、短)整時

 分針(細、長)8時

 3時

 教學反思

 在教《認識鐘表》壹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況下學習新知識。又能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理念。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壹、能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年齡特點選擇教法,創設教學情境,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壹年級的學生註意力不持久,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根據這些特點,我在壹開始就引入了懶羊羊上學遲到的情景,創設了壹個具有吸引力的情境。然後為不讓懶羊羊遲到送禮物給它——鐘表,引出鐘表,又欣賞到各式各樣的鐘表,這些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新知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這種強烈的求知欲的驅使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下面的學習活動中。

 二、註重學生傾聽,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如認識鐘面時,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麽,然後指名回答。如若不完整,學生進行補充,從而提高傾聽的參與度,逐步養成傾聽的習慣,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三、註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數學源於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我在教學本課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生活中找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對數學產生興趣和親切感。如出示小明上午9時在看書,晚上9時在睡覺,同壹個時刻卻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壹天中有兩個9時。既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