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蔡康永《說話之道》中的10個小技巧

蔡康永《說話之道》中的10個小技巧

雖然我並不喜歡看《康熙來了》,但是並不妨礙我欣賞這位主持人,客觀來說,蔡康永真的是個很會講話的人。 我們生活中與人交往幾乎是通過語言打交道的,所以好好說話,讓別人來懂得妳的觀點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

講話是壹件特別簡單的事情,每個人幾乎生下來就會說話,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說話不僅僅是說了什麽,而且包括怎麽說,在什麽時候說,和誰說等等。因此那些“我說話比較直別介意”的朋友,就是為了給自己的不用心說話找借口。

首先要分享壹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妳說什麽樣的話,妳就是什麽樣的人。壹個人說話方式是可以透露出他所在的行業、自身性格,說話給人的感覺也是讓別人認識妳的壹些重要信息。

而說話之道的根本就是從我走向妳,壹個人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場,永遠只表達“我”的人,別人是不會對和妳聊天這件事感興趣的。 其實說話之道的訣竅大概就是多用“妳”,多站在別人的立場,縮小自己,找到別人的興趣和觀點。

談話有3個環節,很多人講話講得好首先得學會傾聽,尋找別人真正想表達的東西,然後再給與相應的回應表示妳在接受,再者就是針對對方的表達來展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關於如何回應以及如何表達的相關內容,壹***有10點需要註意的:

比如,妳接到壹個電話是妳朋友請妳吃海鮮,或者是妳女朋友要妳下午陪她逛街,但是妳身體不舒服,或者下午公司有個非常重要的會議,妳不願意或者不喜歡這樣的約會。 當妳不喜歡不想要的時候,最直接的表達公式壹般是:實在是不好意思,我今天晚上不想吃海鮮。 這樣確實是很直接,但是妳會讓別人接下來不知道說什麽比較好,因為妳拒絕的不留余地,尤其是妳和女朋友說“我今天下午有會要開,不去了。”那她壹定會特別生氣的回妳壹句“哼,妳和妳的工作過去吧。”

所以,正確的講話方式,原則是自己解決麻煩,提供替代方案, 妳不想去妳可以這樣回應“妳們先吃吧,吃完了我再過去,因為我不太舒服就不吃海鮮了。”或者“我知道壹家新開的自助餐特別好吃,不如我們去吃那個吧。”同樣的,面對女朋友“不好意思,我下午確實有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明天早上妳看可以嗎?” 要讓妳的聽眾、朋友知道妳並不是在拒絕他們,而是給了他們恰當的理由和解決方案。

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常常發生,有時候妳講的津津有味,但是別人絲毫不感興趣。 比如前段時間世界性的體育賽事奧林匹克,很多時候會有人問“哎,妳看了昨天的比賽沒,超級精彩的巴拉巴拉。”我們很少有人真的壹場不落的追,大部分人還是挑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來看而已。

什麽是生活化的話題?比如別人問妳有沒有看比賽的時候,妳就可以把話題引到“那妳不是看到很晚嗎?”或者“妳這麽喜歡看比賽是不是很喜歡運動?”等等, 總之就是把話題轉到日常熟悉的且容易聊下去的生活中。

現代人除了上下班就是玩手機,而手機的信息多且雜,基本上屬於看過就忘的,所以經常容易說著說著就聊不下去。

壹發現話題卡住了,趕緊切到下壹個話題,把話題引到別的地方,千萬不要戀戰。比如現在的熱點,或者明星八卦等。

人都是不太願意開動大腦,總是傾向回答更輕松的問題。

這個技巧呢,在網上被單拎出來講過很多次了,但是有多少人是真的理解的?打個比方,妳喜歡看什麽書,和妳最近在看什麽書。還有妳喜歡到什麽地方旅遊,和妳喜歡到北京旅遊嗎?妳更願意回答哪個,答案壹定是後者, 因為我們只需要動壹點點腦細胞就可以回答出來。 但是寬泛的問題我們需要搜索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相關記憶更多,比如看過的書,但是問最近讀的,我們只需要回憶壹本書就可以。

其實妳愛不愛我也是壹個很寬泛的問題,但是出於女孩子的天性,我認為這個問題 沒毛病。

在和別人還不太熟悉的時候,有些話是不能談的。

交淺言深會讓被人很反感,換做是妳也會想“這個人是誰啊,他憑什麽問我這個?”對吧, 既然交情還不到位,那就要守住聊天的底線。

講故事是現在社會十分重要的技能,比如講壹個勵誌青年的故事:我認識壹個不錯的小夥,他家庭不好,但是他通過自己努力掙到了100萬,他平時喜歡看書……這樣平鋪直敘的方式,別人聽壹句話就聽不下去了。

講故事壹開始就要抓住對方的好奇心,像偵探小說壹樣, 說壹半留壹半 ,比如有壹個人,走進壹個房間,房間裏沒人,但是他忽然聽到壹個聲音。到底是什麽聲音呢?這樣就勾起了別人的好奇心。上面的故事就可以說成,我認識壹個小夥,2年前還是窮小子,2年後就賺到100萬了,妳知道為什麽嗎?通過疑問句來說故事效果翻倍。

比如公司裏,經常會有同事和妳分享八卦,什麽老板外遇什麽的,但是被人興高采烈時妳並不是真的感興趣。

如果妳想甩臉走人,當然也可以,如果妳是不好意思打斷對方,因為對方的熱情不忍心, 那可以嘗試抓住對方的話中的關鍵詞,然後反問回去。 比如,老板外遇?和誰?

日常語是基本不會出錯的回應方式,只要態度表現得不敷衍,那麽妳在聊天中扮演的角色壹定是到位的。

我們肯定會有需要幫忙的時候,那這個時候就非常需要藝術了,假設妳請假想請同事代班。

千萬不要把這件事說得和困難,也不要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 要記住既然請別人幫忙,說明妳他是經過妳選擇的人選,妳應該對別人的能力有所評估,所以出現錯誤時,壹力承擔這些。

最簡單的,我明天有事,妳能不能幫我代壹下班,下次我再幫妳,或者請妳吃飯。

壹般別人贊美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說,沒有沒有,哪裏哪裏。我們都覺得這是謙虛,但是這其實是在把天聊死,很容易會讓人產生妳很虛偽的感覺。

首先壹定要有想好好說話的欲望,希望自己說的話以及通過說話能被別人喜歡,覺得把話說得精彩是壹件很吸引妳,讓妳覺得特別有美麗的事情,那妳才會有去練習的沖動。

有了這個沖動就可以去練習,多去和別人談話,變得喜歡講話,喜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找到和不同的人聊天的方式。

每次和別人的聊天完,回去反思壹下自己的問題,是不是換個說法會更好呢,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就要註意避免類似的問題。

說話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不代表它簡單, 有的人天生就是不太會說話,可能平時也缺少這樣的機會去練習。但是,當說話上升為職業技能的時候,它就是壹件必須要練習才能做好的事情。妳可能很期待站到光芒萬丈的舞臺,自信的表達著自己的看法,這種臺下有人傾聽的感覺壹定很好。 這些都不會白白到來,在此之前的妳,也許需要無數次和自己的本能對抗,刻意去訓練自己,甚至最後連話都不太會說了。

而熬過來妳才發現,原來能更好的運用語言是壹件美妙的 事情,因為妳已經不壹樣了。

好好說話不是虛偽,而是我們更在意他人的感受了,也更在意每句話的含量和意義了。

當妳學會運用思考來表達這個世界,妳就知道語言的意義了。

那就是,不再糊塗的活著。

無需打賞,歡迎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