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艾葉有什麽作用與功效怎麽做好吃

艾葉有什麽作用與功效怎麽做好吃

艾葉適合在夏季花未開時采摘,除去雜質,曬幹可以泡水喝。那麽艾葉有哪些作用呢?艾葉的功效是什麽?接下來我和妳壹起了解艾葉的作用與功效吧。

艾葉的作用與功效

 1、理氣血

 艾葉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2、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

 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

 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壹種婦科良藥。現正是艾草上市的時候,艾草可做艾糍點心,加工成各種菜式和藥膳。

 3、抗菌作用

 艾條煙熏尚能減少燒傷創面的細菌。豚鼠結核經艾灸治療後,疾病進展較慢,病變較輕,尤以病程後期更明顯;

 4、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反應

 但所增強的程度不如動物獲得免疫性時那樣顯著;

 豚鼠網狀內皮系細胞的吞噬機能與內臟的結核病變是壹致的,當肝、脾受到疾病的損害時,吞噬機能即下降。

 5、另外,還具有抗真菌作用、平喘作用、利膽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止血作用、對胃腸道及子宮的作用、對心血管系統作用、抗過敏作用等。

艾葉的食譜推薦

 壹、艾葉紅糖荷包蛋

 主材料:艾葉,紅糖及雞蛋

 做法:艾葉10-15克放入冷水中大火燒開,小火再煮15-20分鐘,然後瀝出艾葉,打入1-2個雞蛋,雞蛋熟後放入紅糖,吃蛋喝湯。(月經期排卵期可以吃)。

 效果:針對宮寒不調或宮冷不孕癥,艾葉有暖宮止血安胎的作用,幫助養出優質卵子。

 二、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三、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煮湯飲用。

 作用: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幹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四、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於痛經

熏艾葉對孕婦有影響嗎

 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藥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 端午節 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傳統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艾葉可以治婦科病

 1.艾葉炒炭可用於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

 2.艾葉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3.艾葉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4.艾葉熏蒸可治療黴菌性陰道炎。艾葉用水慢慢的熬煮,將沸湯和渣盛在小桶裏,於小桶上放可以坐的東西直接坐在上面蒸半小時。要盡量把水煮沸,窗戶關牢,人壹定要出大汗才行。

 5.艾葉泡腳可以強身健身; 防治神經軟弱和失眠;防治高血壓;防治風濕關節炎;防治腿腳麻痹;